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缓缓升起。
此刻,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对此,我们无比欣喜,一些英国军官却多有质疑,不明白为何要归还香港,直到2000年,一位英国上将才一语道破真相。
从被殖民到回归,香港经历了哪些故事?那位英军上将到底说了什么?又揭露了怎样的真相呢?
被豺狼盯上的香港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引起了东西两大帝国的碰撞。
不过碰撞的根源并不在此,而是英国看到清政府实力孱弱,想从它身上咬口肉下来。
最好的证明,就是1834年的时候,英国人就将目光盯上了舟山群岛。
彼时,江南地区是经济发展中心,而舟山群岛不仅拥有着广阔的腹地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同时还身处东部沿海地区,便于商贸。
因此在英国人看来,舟山群岛是他们势必要夺取的重要战略要地,对香港他们反倒没那么在意。
只不过英军在1840年占领舟山群岛定海县城后,受到了顽强的阻击,就连软弱的清政府也知道,绝不能处于战略要地的舟山群岛被英军掌控。
再加上当时很多英军因为水土不服,所以英军最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香港岛。
值得一提的是,清政府最初没打算把香港岛割给英国。
是英国方面利用清政府官员不懂英文这点,玩弄文字游戏,最终才将香港岛抢了过去。
道光皇帝知道后大怒,直接撤去了负责谈判的崎善的职务,只可惜木已成舟,香港岛被割让已成既定事实,清政府也难以挽回。
英国费尽心机占领香港,背后自然是好处多多。
且不说他们获得了一个离中国最近的深水港,有了一个与中国接壤的情报中心。
光是靠近广州这一条,便是令其他西方国家感到艳羡的,因为在当时广交会是外国人能够进入中国的罕见机会。
除此之外,英国人还获得了大量劳动力,以及巨大商机。
在很长时间内,英国方面规定香港只能购买英联邦重工业制品,为他们取得了广袤的销售市场,也挽救了很多英国工厂。
出于这种种考虑,英国肯定是不愿意轻易在香港还给我们的。
1982年,撒切尔夫人带领英国打赢马岛战争后,才过了三个月就来跟我们谈香港回归问题,很明显是想借此给予我国压力,让我国在香港问题上退步。
撒切尔夫人谋划得很好,英国人的算盘更是打得乒乓响,只可惜他们这次谈判是注定要失败的。
因为他们的对手,是态度更加强硬的邓小平同志,是逐渐强大复兴的中国。
强硬谈判,回归定局
谈判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明确表示,
“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香港必须回归中国。”
撒切尔夫人还妄想以开战相威胁,邓小平同志依旧半步不退。
固然,英国有着马岛战争胜利的威势,可是与之相比,中国也毫不逊色。
毕竟刚刚建国那会,我们就能打赢抗美援朝,发展了30年后,实力只会更加强劲。
邓小平同志的强硬态度,让撒切尔夫人乱了分寸,出门的时候她还摔了一跤。
此后,双方便开展了长达一年的谈判,直到22轮谈判后,双方终于定下了一致的主张。
这里的“主张”,指的就是香港回归中国、实施一国两制。
虽然这和英国方面一开始的想法不符,但是能做到“丢了面子,保全利益”,对英国来说已经相当难得了。
其实从英国人管理香港的方式上,我们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更像是“捞一笔就走”的过客。
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努力推行各种福利措施,来降低香港人民的戒备,减小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一方面,他们采用较温和的管理手段,尽可能让香港人来管理香港人。
另一方面,他们扶持英资财团,在背地里肆意剥削,最大限度地掠夺香港资源。
用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话来说,那时候的香港对于英国来说是“借来的时间与借来的地方”。
在不得不归还之前,英国人是能剥削多少就剥削多少,跟当初殖民印度很像。
那么印度最后是如何独立的呢?是因为印度人民奋起反抗吗?
并不全是这个原因,英国之所以放弃殖民印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那里投入的成本大过了收益。
这一点在香港问题上同样适用,谈判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把我国的态度表现得很清楚,
“再闹下去,哪怕是玉石俱焚,都不会让英国占便宜!”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不得不考虑得失。
在他们不甘心放弃香港,又不想跟中国开战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巧妙解决了相关问题,英国对此自然是无比欢喜。
有了一国两制,英国在香港的各方面影响力将得到尽可能的保留。
英军能更从容地撤退,英国资本也能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合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不仅是对英国有好处,一国两制的推出还为我国收回了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香港,为香港人民回归打消了所有顾虑。
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究竟是怎样伟大的创举,因为它真正实现了“共赢”。
当然,如果有的选,英国肯定是更希望将香港攥在自己手里,这样他们不仅能获得经济收益,其余方面也好处多多。
因此,很多英国军官都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将香港还给中国的。
直到2000年,一位英国上将一举道破了这其中的“奥秘”。
英国归还香港的原因
2000年,我国金一南教授前去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成为了希尔顿将军的学生。
希尔顿觉得金一南天赋异禀,又肯努力,因此对他很是欣赏,与他的往来也愈发密切。
有一次,希尔顿邀请金一南来自己家里吃饭,席间两人还喝了不少酒。
吃到最后希尔顿可能是有些醉了,于是脸色酡红的他,拍着金一南的肩膀感慨道,
“你要是早几年过来,同学们肯定缠着你,问你一个问题!”
金一南有些好奇,就问了是什么问题,希尔顿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
“肯定是问你,当时英国为什么选择把香港还给中国!”
金一南听后明显一愣,香港回归是两国谈判后走程序的结果,具体有何内情他还真不知晓。
还没等他发问,希尔顿又笑着回忆了起来,
“当时啊,我也好奇这件事儿,直到后来一次高层会议上,我才知道为什么。”
“会议上很多军官都不赞同归还,于是某位上将就问道,如果不还,你们谁来面对解放军呢?”
据希尔顿所说,这个问题提出来后,会议上当即鸦雀无声,此后也再没有人对归还香港提出质疑。
由此可见,实力才是硬道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我国警告美国是美国的反应了。
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击溃北朝鲜军队后,表现的是相当目中无人。
他们将战线不断向北推进,甚至一路推到三八线,还不肯罢休。
当时我国就警告美国,不要跨过三八线,威胁到我国的国土安全,否则我国将出兵,“勿谓言之不预也”!
可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们的警告熟若无睹。
最后抗美援朝就爆发了,几十万志愿军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给予了美军等部队迎头痛击。
虽然由于武器装备和补给的原因,抗美援朝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取得了胜利。
反观美国,称霸美梦破碎,也彻底见识到了中国的实力。
越南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国再度警告美国不要跨过北纬17度线。
美军这一次“懂事了”,对待中国的警告,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不仅陆军方面把我国的警告奉为圭臬,就连拥有绝对制空权的空军,都不敢轰炸北纬17度线以北的地区。
同样是涉及到中国边境的战争,同样是中国发话,为什么美国前后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无非是在美国眼中,中国实力与地位不同罢了。
抗美援朝之前,美军看不起中国军队的实力,极尽轻蔑之意。
越南战争之时,美军已经见识了“世界第一轻步兵兵团”的强悍,抱有敬畏之心,心态不一样,态度自然也是不一样。
英国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年清政府孱弱,他们肆意欺凌,如今新中国日趋强大,他们也不敢轻侮。
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虽然如今新中国已经日益强大,受欺凌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但我们不该忘记过去的百年屈辱。
就以英国为例吧,归还香港的时候倒是“和气”,可当年他们是怎么对待中国人民的?
作为近代史中第1个侵略中国的国家,是英国以1840年第1次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序幕。
那一战,迫使清政府割让了香港岛,赔付了2100万两白银。
1860年,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2次鸦片战争,各国军队长驱直入,直接火烧圆明园,导致我国的诸多国宝沦落海外。
1884年,英国派遣了一支300人左右的武装,侵入我国西藏。
西藏人民奋力阻挡,成功挡住了英军,结果英国方面还不放弃,又派出了大支部队集结在西藏边境,逼迫清政府退让。
1888年,英军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进攻了驻守隆吐山的藏军,最终隆吐山失陷,藏军伤亡惨重。
虽然清政府及时察觉到了英国的阴谋,并且在一年多谈判后,重新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但还是不可避免的让英国获得了种种在华特权。
更可恨的是,英国甚至还为中印边界纷争埋下了隐患。
而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英国也趁机发难,再次索取了4.5亿两白银。
如果说,当时还能过怪罪清政府积贫积弱,那么后来的“紫石英号事件”,又该怎么算呢?
那是1949年,解放军距离解放全国已经仅有一步之遥。
可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却有意出手阻挠,不仅不顾我军发布的外国舰船撤离公告,是还公然派船闯入我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
英国方面以为自己“威风犹在”,殊不知他们只是做了一件蠢事。
眼见对方不听警告,我军果断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
此时英军仍旧没有认清现实,又派前伴侣号驱逐舰和黑天鹅号护卫舰前来增援,最终这两艘船亦被击退,英军谈判无果,最终不得不逃出长江口。
此次交锋,我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态度,英国方面这才知道,过去他们的肆意欺压中国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此后,便是著名的抗美援朝了,美军插手朝鲜半岛事宜的时候,英军也出了力。
最后声威浩荡的联合国军被我军打的丢盔弃甲,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各国再不敢小觑中国。
也正因如此,抗美援朝才会被称为我国的“立国之战”。
等到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与撒切尔夫人谈判的时候,英国方面虽然表面故作声势,内地里依旧难免是有畏缩之心的。
综上所述,英国的“识时务”完全是建立在我国实力强大的基础上的。
而我们要感谢的是先辈们在战场上浴血搏杀,为我们挣得了“尊严”。
我辈人士,应当继承先辈遗志,努力发展日国家,携手并进,共创辉煌,这便是最好的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