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庄又被成为银号、钱店、钱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信贷机构,其起源于银、钱的兑换业务,在宋时期就已出现钱铺,也就是钱庄。进入明朝后,封建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且由于明前期宝钞发行量过多以及币种的繁多,民间开始使用金银交易,为方便交易以及银钱兑换,钱庄开始遍地开花,逐渐成为封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
钱庄的业务因所在地区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有三类业务,第一种业务为存款,该业务也是钱庄资金的主要来源,存款分为两种方式,一为长存也就是现在银行的长期存款,二为浮存,即短期存款。第二种业务为贷款业务,主要分为浮缺,即活期透支;往来缺款,即普通贷款业务。第三种业务为银钱兑换,也是钱庄的基础业务。
入清之后,钱庄更是成为经济发展的血液,由于商业的需要,钱庄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例如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福州、沈阳等大城市。而清中期,钱庄的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如乾隆时期,上海地区钱庄达百余家,成为全国钱庄的中心地区,而道光十年(1830年),北京钱庄数目一度达到近四百家,在进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武汉地区的钱庄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余家。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当时连接海内外贸易的中心,钱庄理所当然的承担着上海的金融业务,同时由于面对客户群体的不同,上海地区的钱庄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汇划钱庄,可以参加钱业工会,又被称为“入园钱庄”,第二种钱庄主营业务为汇划票据清算,不能参加钱业工会,业务范围相较于汇划钱庄小。
清末虽然不断有外国银行的开设,但是相较于外国的银行,中国本土钱庄与工商业联系更为密切,且钱庄掌握汇划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资金的流动以及调拨,因此清末的钱庄在银行面前一直保持优势地位。并且随着长江沿途各口岸的对外开放,在加上钱庄的广泛分布,中国各地的商品贸易联系的更加紧密起来,相较于以前的小农经济,进一步的扩充了国内市场。同时,由于西方商品的倾销,本土企业面临倒闭境地,而钱庄则成为这些近代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荣宗敬的茂新面粉厂遇到困难,幸而有钱庄的周济才摆脱困境。因此钱庄对于民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