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退为进是大智慧
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摧毁了让大清朝诚惶诚恐的太平天国政权。
曾国藩因此挽救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功比天高。此时的他手握重兵,门生遍布天下,在清朝举足轻重,已控制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
只要曾国藩一声号令,逐鹿中原也未可知,到时皇帝的宝座也似乎也如囊中取物一样了。曾国藩的部将胡林翼,彭玉麟,其九弟曾国荃,一些部将都力劝曾国藩造反,曾国藩勃然大怒,果断拒绝,这是为何呢?
曾国藩熟读历书,博古通今,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人生权势达到顶峰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手握几十万重兵,令朝廷寝食难安,思量再三,决定解散兵权,没有兵权也就不会对皇帝构成威胁,避免赵匡胤“酒杯释兵权”,朱元璋“火焚庆功楼”的悲剧。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曾国藩避免了“功高震主”的现象发生。曾国藩的退一步让他赢得朝廷的信任,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封侯拜相,于是,朝廷下令,曾国藩封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爵,世袭罔替。
在人生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工作上取得了大的胜利或者成绩,要静下心来思考,只有懂得了关键时刻“退一步”,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赢得未来,才能欣赏更多的风景,走得更踏实更快乐。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做事,就要急事缓办,快事慢些,该慢下来的事情,就必须慢下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只有将心神宁定下来,厚积薄发,才是收获大涵养,大格局的正途。曾国藩以缓求进,谋取人生胜局,最终名载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曾国藩的慢的智慧贯穿人生,从上学读书开始,曾国藩深知快记入眼,慢记入心,慢的效果比快的效果好。
少年曾国藩晚上读书,夜深人静之时,一篇课文背了不断地背诵,这个时候,一个小偷来了,藏在在屋檐下,小偷心想着等人睡觉之后再进去偷。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还是反反复复地背那篇文章。
小偷大怒,从房梁上跳下来大声说:“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其实,曾国藩一遍一遍不停地朗读,是把课文的每个字的含义都吃透,记在心里,记忆深刻。这样做“慢”真可谓一举两得,不但把课文背熟,而且还避免了家里被贼偷。
曾国藩曾说:“行动之缓,能胜快也”,要做慢事;他说做事要从根本做起,不走捷径,把事情可能遇到的困难想清楚,找到几套解决方案。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就是慢,终于成为史上罕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奇才。
3.退一步海阔天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有一句古话说:“枪打出头鸟”,一个人太显山露水,终会招来横祸。反而,一个人越懂得藏锋守拙,才能急流勇退。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个重要谋士张良,汉初三杰之一,才智过人,功勋显赫,为人处世很低调,有好处退让,不争宠,不争名夺利,后来刘邦病故,吕后专权,许多朝中重臣或被杀,张良做到全身而退。
4、智者,不争反而退让,反而收获最大,成为赢家。
有一句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宋朝宰相富弼,以才华出众,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著称。
有人听说他才高,一次把他堵在街上,想当众比较羞辱他:“听说你才学渊博,能否答我一问?”
面对对方的挑衅,富弼说徒有虚名,对方反而更嚣张了。于是富弼有礼貌的,答道:“可以,您请说。”
那人问道:“若是有人公然辱骂你,你该如何应对?”富弼不假思索地回道:“我假装没有听见。”
那人嘲讽地笑了,把他批评了一顿,然后转身离去。
随从的仆人急了:“这人如此无礼,为何不见你反驳?”
富弼平静说到:“此人轻狂,与他驳辩,定会愈演愈烈,何况他既能当街挑衅,足以见其心胸之狭窄,若继续争论,日后必定另有纠缠。与其如此,不如不辩,退一步岂不是更好。”
《倚天屠龙记》里有一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南怀瑾曾说过一句话:“生命,只有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才是人生至境。”
许多时刻,我们以为占有虚名和浮利,就越成功,越幸福,其实不然。
当一个人越放得下这些身外之物时,反而活得越潇洒、越快乐。
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少则多,多则惑。”
一个人去争得越多,束缚他的东西就会越多。他求得越少,反而困扰他的东西就越少。
2011年,屠呦呦女士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许多人前来采访,甚至对其大肆宣扬。
他却说,我做科学研究是自己的爱好,不用宣传。所以,她不浮躁,更能沉下心来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实,人的欲望和贪念,是无止境的。当你不去争名夺利,与人比较,退一步海阔天空,该来的还是会来,你将成为人生的赢家,必有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