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康有为,就不得不提戊戌变法,他的人生也因此次变法被分为了两半。一半是书生面对国家落后的奋力呐喊,一半是死抱着保皇名义的商人投机。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详细解析解析一下康有为的奇幻人生。
前半生变法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小透明。他的科举之路,完全可以用坎坷来诠释,如果没有中日甲午海战,他的人生还会继续在科举的圈子里来回反复。虽然他在长兴讲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此时的他依然还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举人。
1895年,40岁的康举人还在为进士而奋斗。而就在这年中日爆发了震惊全国的“甲午战争”,而在京城赶考的士子们也纷纷写下奏章,向朝廷上书,一表胸中沟壑。在这群士子中,尤以康有为表现最为突出,他不仅连夜写下了14000字的“万言书”,而且还发动各省举子在他的上书中签名,他要将这份士子之心呈送给光绪皇帝。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份“万言书”康有为并没有呈送给光绪皇帝,但是他所表达出来的变革思想还是受到了举子们的关注,在士子们的口口相传中,北京的百姓都知道有一位康举人,他主张革新变法。由此康有为的声望得到了快速的增加,并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师”翁同龢,在翁同龢的大力推荐下,康有为进入了光绪皇帝的视线,这也为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打下了基础。
只不过在那场震惊清廷的变法中,作为变法的发起者的康有为,并没有选择英勇就义,反而是逃离了大清。留下的是喋血街头的六君子,还有被软禁起来的光绪皇帝。
离开了奋斗半生的大清,康有为开启了人生的下半场。没想到的是他人生的下半场,比他的上半场还要丰富多彩。
后半生的奇幻
逃离了大清的康有为,选择前往加拿大。带着一肚子郁闷的康有为,到达加拿大后很快便将郁闷的心情丢弃得一干二净。因为他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众所周知康有为是大名鼎鼎的保皇党,但是鲜有人知的是,他还有着另一重身份,他是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的总会长,也就是CEO。
康有为在加拿大创办的这家公司,其实采用了借壳的方式来运营,公司的实质就是他的保皇党,只不过康有为创新性的采用了公司的方式来运营。
公司成立了,康有为迅速建立起公司的组织架构,他自任总会长,也是公司的CEO。他的学生梁启超和徐勤被任命为副总会长。
公司的核心人员确定后,康有为便开启了他的创业生涯,他利用海外华人对戊戌变法的同情和对大清的忧心。他将自己的变法经历进行了全新包装,迅速把自己树立成光绪近臣,变法英雄。带着种种光环的康有为,迅速为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带来了高速的发展。
最初公司的盈利方式是采用入会,缴纳会费的方式,随着康有为的地位水涨船高,入会费从1美元上涨到5美元,高额的入会费并没有阻挡海外华人的热情。几年之间,就在全球拥有百万会员,1905年最高峰的时候,在160多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分会),规模远远超越同一时期的革命党。
随着保救大清公司的业绩呈指数级增长,公司也开始了跨行业发展,从银行(美国开办华美银行),饭店,到墨西哥的地产、轮船,再到香港的中华酒店,中国商务公司。用现在的话来讲,康有为的公司已经是超级跨国企业。
面对孙中山的示好,他十分干脆地拒绝了革命党人的约见。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之后,革命党人的崛起将他的保皇公司击得粉碎。
论战失败,内部瓦解
就在20世纪初国运大论战中,保皇党败给了革命党,这也导致了那些投资给康有为公司的人转向投资给孙中山,这直接瓦解了保皇公司的客户群体。
随着革命党的强势崛起,以及清廷开始推行新政,康有为的“筹款勤王”项目,如同泡沫,破了。外部环境恶化往往伴随着内部的瓦解,保皇公司也是如此。
保皇公司内部早已对康有为不满,主要是这些投资人对康有为随意调配资金,任意使用资金,早已心怀不满。但是当时康有为手中掌握着“大义”,这些反对行动都没有形成多大的影响。
保皇党资深党员、美洲华侨富商叶恩,痛责康有为妄自骄贵,生活奢侈,“拟于欧美帝王”,甚至“吞并公款、私图生意”。
但是随着大义的失去,康有为的保皇公司已经支撑不下去了。这时的康有为再次完成了华丽转身,他从CEO转身变为投资人。
康有为的晚年
1913年,民国二年,康有为结束海外流亡生涯回到国内。由于他的声望太高,当时的掌权者袁世凯曾经多次邀请他复出,但是他理都没理。在讨袁的战争中,他还捐款2万,支持讨袁军。
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除了张勋复辟时,他短暂地兴奋并蹦跶了一下,其余时间,这名脾气古怪、固执倔强的过气名人,只是作为国内二流政治人物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工具而存在。
没有政治上的施展空间,他开始了炒房投资。他先后在上海投资建设了豪华园林式住宅“游存庐”,杭州一天园,上海莹园、青岛天游园等多处豪宅。
有豪宅当然还要有美妾,康有为一生有六位妻妾,集齐了中美日三国女子(三姨太何旃理,美国华裔;四姨太市冈鹤子,日本女佣)。除了元配过门时22岁,其余五个妾,都在20岁以下。其中,有四个妾,是康有为在50岁以后纳的。
青城说
康有为的人生有高光有低谷,但是总的来看他的一生还是颇为顺遂,最起码享受人生,这位康圣人是做到了。只不过这个一生以圣人自居的人,用他的奇幻人生昭示了一个道理,圣人并不是那么好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