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

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

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蔡元培接掌北大后,以刮骨疗毒的勇气下猛药,竟然真的让北大这个被世人视作艳若桃李的烂疮开出了灿烂的花,因而,他也得以被世人恭恭敬敬地称作“北大之父”!

蔡元培是前清翰林,但他却主动参加革命党,为的是去革了清王朝的老命,在前清翰林中,只有蔡元培算是独一份吧!

对于蔡元培的前清翰林身份,北大时钱玄同曾冒昧开起了蔡元培的玩笑说,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中翰林?

蔡元培倒是不恼,笑嘻嘻地说,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众人听了无不盛赞蔡元培的幽默与涵养。黄山谷是北宋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他的字个性张扬。

1894年,蔡元培被清廷点为翰林,1901年,33岁的蔡元培担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曾拜教育家马相伯为师,学习拉丁文。每天一大早,蔡元培要步行四五里路去马家上课。

第一次上课,蔡元培太激动了,天刚微微凉,他就在马相伯家楼下低声喊“相伯,相伯”,马相伯大吃一惊,这才天刚亮呢,谁在外面喊魂?他打开窗子才看到是蔡元培在楼下喊。

61岁的马相伯派头十足,冲蔡元培摆手喊道,太早了!八九点钟再来吧!蔡元培虽然有点扫兴,但并不恼,3个小时后,他又来到马相伯家中。要知道,蔡元培此时也是个名人啊!

蔡元培在旅欧求学期间,在巴黎拜访过居里夫人,在德国结识了爱因斯坦,与两位巨人级科学家的对话让他获益匪浅。蔡元培毕生对学问抱有浓厚兴趣,对教育始终怀有炽热感情。

康有为和梁启超致力于变法维新之时,蔡元培不以为然,因为他看出,康梁二人把改良教育和培养人才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看成无关大局的小事,变法维新不败才怪呢!

1903年冬,蔡元培认为只有以革命的霹雳手段革旧鼎新,才能使死气沉沉的社会获得新生。于是,他参加暗杀团,与陶成章等人秘密创立光复会,出任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

蔡元培一生以教育扬名,中华民国成立时,他是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民国政府正式成立时,他是首任教育总长;后来又担任北大校长等职,在教育界是毫无争议的领袖人物。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据说,此事有点意外。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沈步洲与北大校长胡仁源发生矛盾,沈要扳倒胡,就搬出蔡元培,蔡的才学、资历、威望都高于胡。

教育总长范源濂本就既是蔡元培的朋友,又曾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出任副手,他自然顺水推舟。当时,蔡元培刚从海外归来,有朋友劝他不要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免得反受其累。

但也有朋友劝蔡元培放手一搏,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医治北大这个烂疮,给中国教育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即使失败也没有遗憾。蔡元培选择了后者的意见,1917年1月4日前往北大。

其时,发端于京师大学堂的北大已有近20年,但在世人眼中已成艳若桃李的烂疮。因为这里的学生无心学问,只为苦心经营,毕业后即可捞个一官半职,可谓臭名昭著了。

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与国会的参议院、众议院被外界称作“两院一堂”,共同点是其间各色人物是八大胡同老鸨和妓女最欢迎的常客,他们舍得花大把光洋吃喝玩乐。

据说,有的学生一年的花销高达5000银元,普通人家10年的用度也不过如此啊!所以,北大已经是乌烟瘴气、歪风邪气的藏污纳垢之所了,哪里有半点研究学问的风气呢?

蔡元培一出任北大校长,立即发出呼吁: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自今以后,须负极重大之责任,使大学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

蔡元培改造北大的方法并非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去粗取精,凡饱学鸿儒都可以保留下来,又在国内遍请名师,不管对方什么来头和派别,只要他确实学有专长、术有专攻。

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教员,蔡元培坚决予以辞退,决不手软,也不管对方有什么背景、后台。一位被辞退的英国教员居然搬出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来对付蔡元培。

蔡元培就是坚决不肯妥协,这位英国驻华公使碰了一鼻子的灰后,怒气冲冲地叫嚣,蔡元培是不要再做北大校长的了!蔡元培对于类似这种事情往往都只是一笑了之。

蔡元培绝无门户之见,只想致力于把北大改造成中国学术集大成之所。他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和“兼容并包”,北大各派都有一席之地,却相安无事。

蔡元培最具特色的做法是“开门办学”,学校三种学生并存,即正式生、旁听生和偷听生。旁听生要办旁听手续,偷听生则压根没办任何手续,自由来听课,学校从来没人把他们赶走。

于是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上课前,教授指定专人发放油印讲义,不管学生来历,一视同仁,发完为止。以致有些姗姗来迟的正式生反而没有讲义,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这一时期的北大被称为“自由王国”,你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你上你喜欢上的课以及不上你不喜欢的课,都可以。这样的北大约束极少,却最能培养怪才。

有人如此总结蔡元培治下的北大:给你逛窑子的机会你不逛,那才是经得起试探的人;给你抄书的机会你不抄,那才是真有读书心得的人;出北平而不染,那才是真能改造中国的人。

蔡元培绝对是管理的绝顶高手,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的,如果弄得不好,很有可能“狐狸没打着,反倒惹得一身骚”,让自己收不了场。

但蔡元培对中西方文化择善而从,对各类人才兼收并蓄,使大家新旧和平共存、不相伤害,他的态度决不偏袒,他的器量格局都可包涵,处事公平,大家也就对他心服口服了。

北大学生是幸运的,得益于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他们才能大饱耳福,大饱眼福,成为学术与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最大受益者,培养人才,水到渠成。

1926年6月蔡元培永久辞去北大校长一职。蔡元培十年北大生涯成就了北大,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北大也成就了“北大之父”蔡元培,使之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教育领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国,马相伯,学术,学问,教育,北大,蔡元培,朋友,英国,世人,观点评论,清翰林,马相伯,北大,蔡元培,京师大学堂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民国,马相伯,学术,学问,教育,北大,蔡元培,朋友,英国,世人,观点评论,清翰林,马相伯,北大,蔡元培,京师大学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民国,马相伯,学术,学问,教育,北大,蔡元培,朋友,英国,世人,观点评论,清翰林,马相伯,北大,蔡元培,京师大学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