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春节期间是黄金、玉器的消费高峰。黄金和美玉,从人类文明肇始就一直令人迷恋。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慧眼独具,设置了两位女主角——林黛玉(玉)与薛宝钗(金)。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的奖牌设计独具匠心,惊艳世界。白玉配黄金、青玉配白银、碧玉配黄铜三种不同颜色的奥运奖牌,让人直观感受到了何为“白玉无瑕”“小家碧玉”。
有趣的是,古代西方文明也存在类似的“拜金倾向”。古希腊神话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黄铜时代,同样反映了一种审美喜好乃至价值判断。
有一种观点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东西方文明开始分道扬镳。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多停留了1000年。这1000年在干什么呢?在对石头进行审美,这个石头就是玉。
玉石本身带有很强的审美意味;玉文化在古代既体现为信仰崇拜,又反映文化精神。这条玉石之路,从良渚文化延续下去,引领中华文明走上了一条文化认同和大联合的路子。
进一步来看,黄金与玉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到底该如何进行“文化编码”?
黄金与太阳同色,因而常被比作太阳。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在天空中驰骋,乘坐的是由四匹马牵引的黄金两轮马车。
黄金不会生锈,古人便认为它是拥有永恒生命之神的象征。惊艳世界的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木乃伊所戴的,就是黄金面具。
黄金还是显示权力和缔造声望的道具,如古代印加帝国的“黄金庭院”。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直到信用货币时代,黄金都发挥着货币的职能。如今,黄金依然是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上的重要资产,是财富的代名词。
与之相伴而来的,还有人的贪婪。在希腊神话中,米达斯王祈求能够“点石成金”,以至于他接触的食物和自己的女儿都变成了黄金。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美洲黄金的掠夺,也充斥着血腥和暴力。
黄金具有审美、功利的多重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的品格似乎不大合拍。于是,玉逐渐承担起部分职能。
玉最早的功用体现在宗教上,用于“礼神”与祭祀。中国古人信仰的天上主神,就叫玉皇大帝。古人认为,玉是集天地灵气的产物,是可借以与神灵沟通的法器。
《周礼》中有“璧、琮、圭、璋、琥、璜”的“礼玉六器”,以玉璧(呈圆环状)“礼天”,以玉琮(内圆外方、筒形)“礼地”,以玉圭(形似铲与斧)、玉璋(呈扁平长方体状)、玉琥(刻有虎纹的虎形)、玉璜(呈半圆或弧形)来“礼”东西南北四方。
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贾宝玉出生时所含之玉,名为“通灵宝玉”。此玉的背面刻有十二字:“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玉具有护佑平安、治疗疾病、预知祸福的功能,并以此来祈求生命永驻、幸福永昌。
随着祭祀宗教功能退居幕后,玉开始与国家、政治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国”字,繁体为“國”。“國”字外面的“方框”寓意城墙,“或”字字形构成是“戈、玉”,即守护玉,引申之意就是保护国家。
既然强调保护、守护,自然就是宣扬和平精神,正所谓“化干戈为玉帛”。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来统一的,只是霸主;以德行推动仁义的方式来实现统一的,才是王道。以武力来使人服从,只会是口服心不服;只有真正地“以德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由于玉具有质地缜密细致、表面细腻温润等特点,还成为美好的代名词。在《红楼梦》中,以玉为名者,有宝玉、妙玉、红玉、蒋玉菡等;以玉字旁为名者,有贾瑞、贾琏、贾珍等。在《说文解字》中,以“玉”为偏旁的字有124个。
在古诗文中,“玉”也随处可见,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佩玉锵锵”“玉阶生白露”“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玉还是财富的象征,《老子》说“金玉满堂”;玉还是天定姻缘的代表,所谓“金玉良缘”;玉还是吉祥如意的代表,如“玉如意”……可以说,“玉”融入了中国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儒家思想中,还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玉到底隐喻君子的哪些德行呢?历史文献说法不一,有“五德说”“七德说”“九德说”和“十一德说”,但强调“以德为本”是一致的。
孔子强调,君子应兼具内在之善与外在之美。因为过于质朴就如同乡野之人,而过于华饰就如同华而不实的庙中祝官。玉恰好契合了内与外相统一的特点。
《礼记》中以玉具有“温润而泽”的特点,来比喻君子应具有“仁”的美德。“润”“泽”同义,如毛主席的名与字“泽东”“润之”,想来就体现了长辈在给孩子命名取字时,对其君子人格理想的期许吧。
要成为美玉,必须经过一番打磨。《诗经》中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王先谦引《论衡》说:“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智)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换言之,要成为有德的君子,就如同成为美玉一样,需要一番修身的功夫,需要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需要修、齐、治、平,需要博学笃行、孜孜不倦。
中国民间有“乱世藏金,盛世藏玉”的说法。金玉都是宝物,但过分贪求就不好。毕竟,凡事都应有度。老子就曾告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孟子也说:“宝珠玉者,殃必及身。”直至清代,学者刘大同亦感慨:“吾愿嗜古玉者,常存比德之心。斯善矣,如必欲穷其所好,则又失之奢矣。”
总之,借由金玉之物、之说、之意味、之趣闻,我们可以感触和领会中西文明的内在传承、精神品质与道德理念,做到玩物“尚志”而不是玩物“丧志”,进而真正找到初心、找回本心。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徐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