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有清一代之中,最最有名的也是最显辉煌的莫过于康乾盛世(1662—1795),康熙的开创,雍正的承前启后过渡,乾隆的延续,使清朝的国力达到鼎盛时期。而在这134年的历史当中,康熙和乾隆加起来就占了121年,这也使其成为了整个中国历史当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而作为过渡者的雍正,以勤劳著称,也以严厉闻名,当然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避暑山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凡是康熙当年不怎么看好的皇子,却纷纷得到了雍正的重用。例如大清第九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怡亲王胤祥,他在康熙早年受宠,后期却失宠长达十几年,并且终康熙一朝都没有得到任何爵位的封赏。关于胤祥本人之前的文章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堪称雍正的又一个例外,在雍正和父亲康熙“唱反调”的普遍情况之下,对于康熙晚年最宠爱的小儿子,雍正继位后照样疼爱如初。
老来得子,荣宠备至
康熙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子女数量为清朝之最。其中被序齿的皇子有24人,在这24人之中,又以胤祕为最小。他出生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此时康熙已经63岁了,对于这个幼子是十分得疼爱。胤祕的母亲是陈氏,汉族女子,在康熙晚年的诸妃之中最为受宠。陈氏在康熙朝虽然未获任何实际封号,但她为康熙生下了两个儿子(胤祕、胤禐{早殇}),也算功劳一件了。
康熙
根据《清圣祖实录》等史料的记载,康熙晚年经常去往承德避暑山庄休养,1721年(康熙六十年),康熙照旧踏上了去往承德避暑之路,随行的有皇子11人,而最小的胤祕也在此列之中。按照规定诸皇子必须随驾前往,胤祕因为年龄仅有6岁,所以他被康熙特许和其额娘陈氏坐马车直接前往避暑山庄,由此可见康熙对陈氏母子二人还是非常宠爱的。
避暑山庄
兄长若父,恩恤有加
因为康熙一生儿子众多,所以皇长子胤禔(1672年生)和皇二十四子胤祕(1716年生)相差了整整44岁,按照当时人们的结婚生子年龄来看,大阿哥都可以做胤祕的爷爷辈了。即使后来继位的皇四子胤禛(1678年生),也比胤祕大了38岁,更有甚者,就连后来的乾隆皇帝(1711年生),都要比他这位二十四叔大五岁。身为兄长的雍正对这个幼帝十分的疼爱,这让本来生性多疑冷酷无情的他增添了几分柔情的色彩。
雍正
之所以雍正对胤祕疼爱有加,并不是因为其生母陈氏和雍正的生母有多么多么好的关系,也不是因为雍正看着这个孩子非常喜爱,在那个年代,真正喜爱一个兄弟或者臣子对于皇帝来说简直凤毛麟角,纵观雍正一生,也就只有怡亲王胤祥可以称得上是雍正的铁哥们,剩下的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其他原因在里面起作用。
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
就拿胤祕来说,他出生时,康熙已到了花甲之龄,而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也即将步入尾声,到了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之时,胤祕也才仅仅7岁,所以他成功地避开了“九子夺嫡”一事,未参与此事纷争的胤祕在雍正眼里对其皇位构不成任何威胁。雍正继位之后胤祕被当做亲弟弟来看待,并且其母陈氏也被雍正封为“皇考穆贵人”。1733年(雍正十一年)十二月,时年18岁的胤祕与雍正四子弘历、五子弘昼一起晋封王爵,全称“和硕諴亲王”,要知道身为雍正铁哥们的十七爷允礼,在雍正初年也才被封郡王衔,由此可见雍正对胤祕的格外垂爱,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兄长若父”的感觉吧。
乾隆严厉苛责的背后真因
两年后(1735年,雍正十三年),58岁的雍正去世,遗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并且告之要好好善待胤祕。乾隆继位后遵照雍正遗愿,将三年前雍正未完成的胤祕王位册封之礼隆重举行并圆满完成,还将胤祕的生母由穆贵人升为了穆嫔,可以说将雍正的宠爱延续了下去。
乾隆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在后世留下了诸多争论。1736年(乾隆元年),乾隆为这位比他还小的二十四叔请了两位宫廷翰林作为胤祕的师傅教导其功课,并且下令对其严格高于一切,同年胤祕受到罚俸的处罚。紧接着七年之后,乾隆因为和亲王弘昼、諴亲王胤祕有失体统(皇帝食肉未必而放箸就坐)而对二人大加训斥。以上的这些事件导致很多人都怀疑乾隆是不是开始对这个小叔不再重视,处处挑刺,直到现在,这个争论和怀疑还存在。
胤祕(左)
其实,在我看来,乾隆虽然没有其父雍正的心机深沉,但既然能成为一国之君而且还坐了60年,没点真材实料是万万不行的。而对于胤祕的态度发生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正是乾隆的计策。首先,他与胤祕年龄相仿,虽然辈分相差一代,但实际上乾隆对其并不反感。其次,胤祕在康熙晚年虽然备受宠爱,但因年龄尚小并且母族势微,所以在康熙生前并未有任何实质上的地位转变,这自然对雍正乃至乾隆并没有任何威胁。最后,乾隆之所以对胤祕持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完全只是因为想让皇爷爷这最小的儿子可以不负众望,不断提高充实自己。胤祕就这样凭借祖孙三代的垂爱安然无恙地度过了57个春秋,最终于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寿终正寝。而关于他的最终陵墓选址偏远孤僻一说,试问历史上上千位皇子亲王,又有多少能够享受到如怡亲王般的待遇,所以胤祕之墓绝非个例,并非乾隆刻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