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最大障碍是啥?不是荷兰棱堡,而是断绝粮草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最大障碍是啥?不是荷兰棱堡,而是断绝粮草

国姓爷收复台湾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前后与荷兰消耗近一年时间,才成功把热兰遮城堡给迫降。

同时自身还付出了极大的伤亡,除了在与荷兰人作战中阵亡受伤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非战斗减员。

确切来说就是饿死的。

国姓爷复台的最大障碍,除了没办法强攻的热兰遮城堡外,就是完全断绝后勤补给的供应。

以至于郑军将士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饿着肚子跟荷兰人玩命。

相反城堡里的荷兰人有米饭、有鹿肉,甚至隔三差五还能摆酒举行宴会,他们基本上不会为食物发愁。

那为什么围城的郑军会没有饭吃呢?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四月初一日清晨,国姓爷部两万多大军抵达台湾登陆。

四月初三日,郑军在北线尾之战中,将荷兰人贝德尔部二百多火枪兵全歼,取得登陆后的第一个大捷。

初四日,郑军成功迫降了普罗民遮城,郑军不会吹灰之力将其攻占,眼下就剩下荷人固守的热兰遮城了。

由于多次强攻热兰遮城失利,郑成功被迫改强攻为困守,于是郑军比强攻更难熬的日子来了,他们要跟荷兰人比饿肚子了。

其实在登陆台湾的第十二天,郑军携带的粮草补给已经见底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台湾城未攻,官兵乏粮。”(《从征实录》)

按理说郑军的粮食都撑不过十天,之所以能撑到十二天才发生粮食危机,主要是迫降普罗民遮后得到了补给。

毕竟荷兰人库存的粮食也能解燃眉之急。

所以国姓爷自然无法再靠缴获进行补给。

那就只好找当地部族征粮了,毕竟热兰遮城可以三五个月不攻,但是人不能三五天不吃饭。

于是郑成功委任部将杨朝栋、户官杨英,以及献地图充当向导的翻译何斌,到各部族乡社中征集粮草。

找到粮食了吗?找到了,但是不多,哪怕省吃俭用,吃一个月都够呛的。

“计粟六千石,糖三千余石。”(《从征实录》)

本来人家就不是农耕部族,能找到这么点粮食已经是极限了,但对郑军来说都不够塞牙缝。

所以在复台的第二十四天,郑成功把自己携带的粮食、收缴荷兰人的粮食,以及征集各部族的粮食,都给吃了差不多之后。

他被迫做出了分兵屯垦的复台抉择。

他复台所带将士有两万多人,留下约五六千人围困热兰遮城,除自己身边留下部分兵力护卫,以及充当机动部队外。

其余部卒全部分散出去,划区承包土地屯垦种粮食去了,啥时候种出粮食就能吃饱饭了。

“随将各镇分派汛地屯垦。”(《从征实录》)

“各镇及大小将领官兵派拨汛地,准就彼处择地起盖房屋,开辟田地,尽其力量,永为世业。”(《从征实录》)

不过国姓爷强调过,官兵只许屯垦无主荒地,涉及到当地部族和原迁台百姓的土地,绝对不许进行圈占,否则军法从事。

事实上国姓爷不是说说,早在颁布这次屯垦令之前,他就已经诛杀了功勋部将吴豪。

就是因为吴豪恃强凌弱,欺压当地部族和百姓。

“宣毅后镇吴豪伏罪被诛。”(《从征实录》)

然而粮食可不是三五天能种出来的,哪怕是种红薯也要两三个月,所以在粮食种出来之前。

郑军将士依旧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2、都怪通事何斌的吹牛

时间来到六月底之后,尽管国姓爷从各处征剿,但新粮食没有种出来,收集的粮食也告罄了。

郑军陷入了攻台最绝望的时刻。

“官兵乏粮,每乡斗价至四、五钱不等。令民间输纳杂子蕃薯,发给兵粮。”(《从征实录》)

由于郑军粮食供应的缺口太大,导致民间粮价也蹭蹭地往上涨,买肯定是没办法大规模收购的。

因为国姓爷手里同样没有多余的钱。

这玩意吃多了容易膨胀,给人一种吃饱了的错觉,但其实消化得很快并不当饥。

尤其是郑军还需要屯垦和作战,体力消耗的不是一般的大,吃这些玩意就是聊胜于无。

甚至征收番薯都是件难事。

因为各部族和百姓也没有余粮啊,尤其是老逮着当地部族征粮,人家那么生猛是真会反抗的。

七月时候因为征粮问题逼反了大肚番,导致郑军精锐的援剿后镇、后冲镇官兵被冲击,左先锋镇总兵杨祖重伤而死。

郑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所以国姓爷不得不暂缓征粮的事。

到八月,郑军连番薯都吃不上了,已经到了啃树皮、吃草根的地步,屯垦的粮食也不见任何收获。

郑军将士已经因为饥饿,到了崩溃反叛的边缘了。

“官兵至食木子充饥,日忧脱巾之变。”(《从征实录》)

“时粮米不接,官兵日只二餐,多有病没,兵心嗷嗷。”(《从征实录》)

郑军因为饿死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在永历十五年的七八九月格外严重,因为他们真的吃不上粮食了。

此外屯垦的各部郑军也减员严重,除了是因为饥饿倒毙外,屯垦的郑军因为水土不服、瘴疫等事,减员率几乎过半了。

“令兵丁俱各屯垦,初至水土不服,疫疠大作,病者十之七八,死者甚多。”(《海上见闻录》)

这几个月也是郑军叛逃最多的时候,几乎有数百郑军叛逃到热兰遮城堡,就为跟着荷兰人混口饭吃。

那郑成功为什么没有预料到缺粮这么严重的问题呢? 答案是被带路的通事何斌给忽悠了。

“前年何廷斌所进台湾一图,田园万顷,沃野千里,饷税数十万,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优为者。”(《从征实录》)

照何斌的说法台湾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好像遍地都是粮食,放开肚皮吃也吃不完。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都是何斌为何坚定国姓爷复台意愿,掺杂了较大的夸张成分。

而且他还告诉国姓爷,荷兰人在台湾也就千把来人,你大军过去吊民伐罪,轻而易举就能干掉他们。

到时候他们的粮食、货物都是你的,光你缴获的都未必能吃完。

“城中夷伙,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从征实录》)

荷兰人跟郑军比确实少,何斌这点倒是没说瞎话,但他可没说棱堡那么难攻破。

导致郑成功信心满满带着大军渡海出征,他真的没有携带足够郑军吃的粮食,而是觉得带三五天的就够用了。

反正能从荷兰人手里缴获。

“时官兵多不带行粮,因何廷斌称数日到台湾,粮米不竭。”(《从征实录》)

这可真是把郑军给坑惨了。

果然到了台湾几乎一天都没吃过饱饭。

何斌劝导国姓爷复台的心是好的,但他对国姓爷平台轻而易举,以及说台湾不缺粮食的忽悠。

是真的把国姓爷和郑军给坑惨了。

3、金厦为什么不给郑军输粮?

国姓爷要想解决大军粮食问题,能供他选择的道路无非有四: 其一是从当地部族和百姓手里征收,这是他最常规的解决粮食危机的操作,但基本上是竭泽而渔了;

甚至还给自己树敌了。

其二就是缴获荷兰人的;

但其实除了普罗民遮城之外,他们始终没有攻破热兰遮城,导致无法从荷人手里收缴。

其三就是屯垦了,但收效甚微;

其四就是从金厦根据地寻求“输血”了。

其实国姓爷不是没考虑过,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的麻翻,因为中间隔着台湾海峡。

金厦要想往台湾运粮,首先就要想办法突破风浪,那不是说去就能去的。

国姓爷大军征台刚出发,就赶上风浪被迫到澎湖暂避几天,更何况是要运粮过去嘞?

郑成功镇守金厦的幕僚卢若腾,就曾经作诗感叹过受风浪影响,他筹集的粮食压根无法渡海运送。

“连艘载米一万石,巨浪打头不得东。东征将士饥欲死,西往粮船来不驶。”(《石尤风》)

夏季风吹得金厦运粮船压根没法渡海。

就算有三五艘侥幸冲破风浪过去,实际上也不能解决复台郑军的饥饿问题,分到将士们嘴里的粮食也没几颗。

其次金厦根据地也没有多少余粮。

早在国姓爷带兵渡海征台之前,金厦粮草问题就是他要解决的头等要务,毕竟金厦地区的产粮也有限啊。

大部分还是要靠战时缴获及各地收购。

哪怕真的能渡海运粮,金厦也不可能输出足够的粮食,输到最后的结果是金厦也得崩溃,两处都没有余粮可吃。

最后就是台海后期被荷兰舰队给封锁了。

尽管国姓爷复台初期,把荷兰人留守的船队给重创了,夺取了台海的制海权,但实际上很快就丢失了。

因为荷兰人去巴达维亚搬救兵了,东印度公司派出了增援热兰遮的考乌舰队,这支舰队郑军确实没办法硬扛。

“红夷甲板船至,吊(调)右武卫前协裴德,帮守安平镇。”(《从征实录》)

此时郑军出围困热兰遮外,大部分都分散屯田去了,外加饥饿的困扰,郑军水师战斗力下滑很厉害。

想要击溃考乌舰队是不可能的,能做到就是尽力防守陆地战线,避免被荷兰人水陆夹攻而已。

实际上随后双方水师发生过几场激战。

考乌舰队没能歼灭郑军水师,郑军水师也没有突破考乌舰队的封锁,而且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包括国姓爷部将林进绅等战死。

所以哪怕金厦来了运粮船,也没办法突破考乌舰队的封锁,实际上考乌舰队确实俘获及击沉过郑军运粮船。

不过好在最后热兰遮城宣布投降了,饿了快一年肚子的郑军将士,终于可以接收荷兰人的战利品。

其实也没有收缴到多少,要是荷兰人不把粮食吃完,他们也不会出来投降。

而复台没多久,国姓爷将想征服菲律宾,其实并不是他穷兵黩武,而是一样想获得后勤补给基地。

不过最终没能实现。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才成功,障碍,台湾,部族,荷兰,郑军,实录,棱堡,将士,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才成功,障碍,台湾,部族,荷兰,郑军,实录,棱堡,将士,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才成功,障碍,台湾,部族,荷兰,郑军,实录,棱堡,将士,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