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贵为天子,主宰着天下人的生死,可即使这样,皇帝依然有害怕的事,比如大臣的不忠,儿子的蓄意篡位,以及火灾。大臣的不忠和皇子的篡位,在史料中记载了不少,人们通过影视剧也看到了,皇宫内部的凶残与人心的险恶。可是火灾却不经常被人们提起。
据记载,公元1679年,也就是康熙十八年,御膳房突然着起了大火,大火整整烧了一上午,一连烧了好几个地方,其中就将太和殿烧了个精光,要知道这太和殿可不是普通的地方,那可是皇帝最重要的地方,许多大型的典礼都会在太和殿举行,对此康熙爷是心疼不已。
如此重要的地方被烧,就必须有人承担起责任,所以六个失火的太监被处于绞刑,同时康熙爷颁发圣旨,告诫子孙后代,以后发生火灾都要严惩不贷,还成立了防火班,俗称“救火队”。康熙在位61年,而这次大火是他在位期间,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的火灾,为了接受教训,康熙爷不仅从自身做起,做好防火措施,同时也加强了子孙后代对防火的意识。
到了雍正年间,他对这条祖训贯彻的非常彻底,并在1727年进行了风火檐改造运动,规定宫中所有的屋檐,禁用木材,统统换成了防火琉璃瓦,并且下令在皇宫内修建封火墙,据说它的长度达到了四千米,为的就是阻隔火势的蔓延,不要让宫外的火烧到宫内的建筑。
康熙和雍正在防火方面做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乾隆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他在位时命令手下在皇宫内摆放了很多的“太平缸”,鼎盛时期的紫禁城一共有太平缸308口,其中铜质鎏金样式的最大,直径达到了1.6米,高1.2米,重达3千多公斤,能装水2千升,而这样子的大缸在紫禁城里有18口,分布在乾清门、太和殿和保和殿门口。这些大缸每天都有专人照看,确保缸内水量充足,在用的时候能及时供应上。
缸和水虽然有了,可是在冬天的时候,如何能确保缸内的水不被冻住呢?对此乾隆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专门划拨出十几名太监照看这些缸,每到小雪时节,按照规定给缸盖盖,并且在缸底放置碳炉子,其中碳的用量每月30斤。从这个数量上就能看出在乾隆心中,人都没有太平缸重要,要知道皇子皇孙每月用碳是15斤,而太平缸的用量却比他多出了一倍。
在影视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片段,嫔妃的等级决定了你冬天是否能过好,而不受宠的嫔妃还会受到内务府的克扣。比如说在《甄嬛传》中,安陵容被皇帝冷落后,宫内冷若冰霜,甚至连位分比她低的妃子,都敢用碳来嘲笑她。而在《延禧攻略》中也有一段,皇后的儿子宫殿着火,可当时太平缸里的水却冻住了,从而导致皇子的惨死,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这样的事基本不会发生,因为大清律令明确规定,如果太监敢挪用太平缸里的碳,使太平缸里的水冻住,那就是欺君之罪,死罪。
康熙爷的一道指令,三代人是严格遵守,可以说将防火做到了极致,而反观明朝,虽然也有防火意识,却完全不及清朝,甚至将宫中的大殿连烧了三次。而明太祖朱元璋,却因为一个“火钩”而砍了一代大书法家的脑袋。
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下令大兴土木,盖了很多宫殿,宫殿建成之后,朱元璋请来大书法家写门匾,可是当朱元璋看见门匾上的最后一个字“门”居然带钩时,大为生气,一怒之下砍了书法家的脑袋,书法家的结局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一个钩居然能要了一个人的命。
原来在明代时期,人们将门最后一笔视为火钩,朱元璋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谁写字带钩他就杀谁。所以在朱棣建设紫禁城的时候,就格外注意,不允许任何一个门匾上的“门”字带钩。可是到了万历年间还是发生了大火,从归极门开始,直到皇极、中极、建极三殿全部都被烧毁,国库空虚的朝廷再也拿不出银子修建大殿。
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朝中大臣提出意见,认为可以将三大殿缩小,增大房屋之间的间距,从而也可以起到防火作用,避免三大殿再次连烧的危险。在国库空虚的前提下,万历皇帝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不得不说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当李自成攻陷紫禁城时,西撤时下令焚宫殿及九门,皇极殿和中极殿被烧的一干二净,而建极殿因为离得远,避免了被烧,为紫禁城的大明宫殿留下了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