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70岁老臣被乾隆赐死,临死前饮下3杯酒吃2片肉,乾隆当即赦免了他

70岁老臣被乾隆赐死,临死前饮下3杯酒吃2片肉,乾隆当即赦免了他

在封建统治时期,统治者们为了加强对百姓的统治,对于思想和言论的管控都极为严格,大多数朝代对外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防止老百姓接触到外面的信息,对内则实行高压政策,以至于在周朝时就有“道路以目”的典故。

文字狱的由来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思想管控最为严格的时代。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朝代,君主专制已达到了历史顶峰,高高在上的清朝皇帝当然不允许底层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清朝打着为明朝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没想到就此在关中生根发芽,法统上很难说是正朔,于是便遭到了一些前朝知识分子的质疑和反对。

一些怀念前朝的黎民百姓也经常以前明遗民自居,轻则在底层散播“反清复明”的思想,重则聚集起义,一个“朱三太子”就让清朝前中期不得安宁。

最后,清朝的统治者作为关外入内的少数民族,要统治以汉族为首的万千民族组成的国家,本身就带有“不自信”的心态。他们往往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从没有唐朝皇室“夷夏一家,开放包容”的气魄,始终在提防底层民众,因此采取一些手段也就不奇怪了。

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政策中,最特殊的莫过于“文字狱”了。与清军刚入关时的剃发易服不同,文字狱并非是从表面的服饰、礼仪上将人定罪,而是从思想的根源着手,将未来有可能威胁皇朝统治的叛乱分子扼杀在摇篮中。在清朝数百年的历史中,文字狱几乎从未断绝,其中的“鼎盛时期”要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康熙大帝素有“清朝最杰出皇帝”的美誉,可还是逃不了文字狱的枷锁,《明史》案和《南山记》案,冤杀上百条无辜的性命;雍正时期,文字狱更是达到了高潮,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能让文人雅士丢了性命;有了祖父和父亲这样的“榜样”,乾隆皇帝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乾隆的爱好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游览在祖父康熙平定的大江南北,徜徉在父亲雍正修筑的圆明园中,番薯和玉米缔造的“盛世”令乾隆皇帝不禁飘飘然起来。

在他看来,这正是自己的“治世”创下的丰功伟绩,武略方面更是标榜自己创下了“十全武功”,既然文治武功两全其美了,作为帝王自然要给自己找一些业余爱好。

写诗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爱好,乾隆自然也喜欢附庸风雅。根据可靠史料记载,在位的60年中,这位皇帝共写下了将近4万余首诗。

乾隆是位长寿的皇帝,以88岁高龄病逝,但假设他8岁就能写诗,每日笔耕不辍,一直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每天也要写近2首诗,这对于政务繁忙又喜欢去江南游乐的乾隆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些大臣捉刀代笔就成了这位皇帝作诗的习惯,乾隆一朝的名臣纪晓岚、沈德潜都做过皇帝的“枪手”。正直的大臣会用自己的诗作劝诫帝王,自然也会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将这种手段作为晋升之道。当时的刑部主事尹嘉铨就是这样一个人。

轰动一时的尹嘉铨案

尹嘉铨虽在刑部任职,却以当世“名儒”自居。他为朱熹的《小学》做了批注,建议让八旗子弟通读此书,让乾隆大为赞赏。随后更是卖弄文采,经常“帮助”皇帝写诗,让乾隆更加看重这个小官,于是尹嘉铨官运亨通,到退休时已经官至大理寺正卿了。

乾隆四十六年,皇帝西巡五台山,驻跸保定,已经退休在家的尹嘉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地方官员陈情一定要晋见皇帝,他要抓住一切机会溜须拍马。可没想到皇帝根本无动于衷,也许是为自己写诗的大臣有很多,已经不记得这个尹嘉铨了。

但尹嘉铨反而更进一步,向皇帝连上两道奏疏,分别是为已经去世的父亲尹会一,请谥和从祀。

在大臣去世后,皇帝会根据这位大臣生前事迹为其取一个谥号,如文正、武靖等等,这是帝王给予已故大臣的赏赐,而尹嘉铨竟然会主动向皇帝讨赏,真是愚蠢之极。

让自己的父亲从祀就更不可能了。从祀指的是入孔庙,同文圣孔子一同享用后世万代的祭祀,这是自古以来文臣的最高成就。历代能够从祀孔庙不是大儒名家,就是能臣干吏。终清一朝,也仅有寥寥数人得此殊荣。而尹嘉铨的父亲一无政绩,二无过人的学识,有什么资格从祀孔庙?

尹嘉铨之所以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也有着自己的打算。向皇帝呈递这两道奏疏,一方面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个“忠孝”的好名声,另一方面也能在同乡面前风光一回。这样一本万利的事情,最终却让他身败名裂。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朱批:“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于是下旨,将他“拿交刑部审讯,从重治罪”,并派遣大学士三宝、英廉查抄尹嘉铨在京城和原籍的家产。

这两位大学士也是极能够揣摩圣意的大臣,因此在此事上格外用心,不久就将尹嘉铨的家产尽皆抄没。经统计,这位大理寺正卿藏书大小311套,散书1539本,法帖、字画、书板等不计其数,可怜尹嘉铨下笔千言,却不知言多必失。

在他的各类著作中,乾隆吹毛求疵地找出来许多不合礼制、犯忌讳的字眼,例如为母亲使用只有太后去世才可使用的“薨”字;将乾隆皇帝的自称“古稀老人”拿来自用等等。最终尹嘉铨被判处绞刑,全家16岁以上男丁尽皆处斩,家产充公。

在牢中的尹嘉铨得知此事后,明白已经无力回天,干脆做出最后一搏。在临行前,他当着所有狱卒、囚犯的面淡定地饮下三大杯酒、食下两块肉,表明自己视死如归。果然,乾隆知道此事后,念在他过去也是自己的宠臣,就赦免了这位71岁老臣的性命。

乾隆的“丰功伟绩”

众人在为尹嘉铨的愚蠢感到可笑之时,也不禁被乾隆各种堂而皇之的杀人借口感到不寒而栗。其实,这只是乾隆一朝文字狱的史海一叶,后来的“一把心肠论浊清”案、“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案,桩桩件件名动一时。

乾隆这位皇帝,虽也在维护中华疆土方面有一定的贡献,但在其统治后期,奢靡之风渐起,尤其是他任用贪官和珅达数十年之久,名为为大清敛财,实则是自己的昏聩无能。

观其一生,乾隆帝在文治上让所谓的“康乾盛世”迅速衰败,远不及文景、贞观;武功方面,“十全武功”水分很大,即使全部功绩加起来也不如卫霍、李靖一次封狼居胥;就连个人爱好方面,博学多才的他留下四万余首“御诗”,不及“半文盲”汉高祖刘邦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

这样的文治武功,尚不如他的祖父康熙,更遑论秦皇汉武,唐宗明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乾隆,父亲,统治,帝王,清朝,皇帝,文字狱,思想,自然,尹嘉铨,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乾隆,父亲,统治,帝王,清朝,皇帝,文字狱,思想,自然,尹嘉铨,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乾隆,父亲,统治,帝王,清朝,皇帝,文字狱,思想,自然,尹嘉铨,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