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乾隆,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估计没多少人小时候没看过《还珠格格》,一到放假,各大卫视轮流回放,就算你没看过,那你也可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顺便了解了一下这位乾隆皇帝。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有益于民生的事,只是人老了,难免会做糊涂事,他晚年的时候就算不上明君了。
瓜农的故事正是在讽刺乾隆中年以后做的一些事,发生在他六下江南的途中。乾隆四十多岁时爱上了出巡游玩,他自己说的原因还挺全,说是地方官想让他去,还有想让母亲看看这大好河山,以表孝心,还有就是跟先帝一样,康熙帝都六次出巡,他也不能落后了。尽管微服私访在清朝历史上并不存在,不过民间历史、趣谈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乾隆,便生出一些虚构的故事,表达心愿或者是期待,乾隆的这次微服私访就走到了一条农村小道上。
大夏天的,太阳晒得他酷热难耐,刚好就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处西瓜地,就让侍卫去买瓜,谁知道那个老汉竟然死活不同意。关于老汉不卖的原因,有人说他是留给自己的妻儿的,也有人说他认出了此人来头不小,便不收西瓜钱。乾隆就跟他交谈了起来,这一谈不知道,一谈吓一跳。老农的谈吐竟然不弱于一些朝廷大员,他称赞了朝廷中有益于百姓的事,分析了盛世之下应该注意的问题,但是同时老农也点出了朝廷中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的事实,还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是害国害民之事。乾隆应该是喜怒交加,但是还是觉得这是个人才,应该招揽到朝廷去,于是就向他发出了邀请,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老农拒绝了。
乾隆没办法,只好吃完西瓜就走了。走着走着,越想越生气,我一个皇帝难道还命令不了一个老百姓?而且他还敢这么诋毁自己,必须派侍卫杀了他。侍卫到老农的地方,结果没发现人,就发现了一张老农留下的纸条,上面表达的意思大概是,老农我只是一个平民,没有做大官的能力,我知道你是皇帝,但是请皇上放过我,让我去过平凡的日子。乾隆一听,那就做个顺水人情,顺便彰显一下自己的皇威。
这就是乾隆吃瓜,却要杀掉瓜农的故事,虽然不在正史之中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这个故事里的瓜农就代表着天下广大的平民百姓,而乾隆就是高高在上的执权者。瓜农的话反映了当时清朝的真实社会环境,乾隆的六下江南跨度接近30年,每一次出巡都是场面盛大,劳民伤财,一次出巡就要让出巡地点经济倒退不少。
正是乾隆的奢侈之风,才让清廷盛行面子工程,花大钱,就是让自己显得华丽一些,每一层的官员也都盛行官官相护,贪污腐败,尤其是大贪官和坤的出现,地方财富都被官员压榨得所剩无几。所以瓜农的话是忠言逆耳,也是实话,上层生活纸醉金迷,百姓生活却十分困苦,统治者还高高在上,不知基层是何种境地。其实这个小故事还呼应了乾隆时实行的文字狱,严格控制思想,有些话你知道可以,但是说出来就是死罪。
另外,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乾隆的一些性格。第一,他没有继续追杀瓜农,是因为瓜农让他有面子了。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倒也不为过,文武双全的他,自负成了可以理解的事。第二,也反映了他中老年后的孤独。乾隆重用和坤,就是因为和坤会说话,顺便也有一些能力去处理多余的事,当时民间说和坤就是第二个皇帝。在甜言蜜语中生活,乾隆已经听不惯真话了,哪怕是真话,你也少说,我有主见。
乾隆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可否认,他的过错我们也不回避。清朝在他之后走向了衰落,这跟他中晚年大兴土木有很大的关系。乾隆跟瓜农的故事又何尝没有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做事时,多想想话是对谁说的,这话合不合适对人家说。说对了还好,万一说错了,还会引起别人的记恨。当然了,如果有人向我们提出善意的建议时,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还是应该虚心地接受。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懂得宽容的含义,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倾听,自己也会不断地进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