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同为千古一帝,康熙作为征服者,为何在朱元璋的明孝陵前三跪九叩

同为千古一帝,康熙作为征服者,为何在朱元璋的明孝陵前三跪九叩

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每次南巡,只要路过南京,必定前往明孝陵祭拜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礼。康熙,作为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是一个征服者。然而清朝的统治者,极力掩饰自己征服明朝的事实,把这一个“烫手山芋”扣在闯王李自成的头上。

北京城确实是李自成打下来的,崇祯帝也是李自成的农民军逼死的。那么最终一路南下,逼死南明永历帝的,不还是清朝吗?

明孝陵的特殊意义

清朝作为承接明朝的继任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古人有句预言:“胡虏无百年之运。”康熙为了打破这个魔咒,煞费苦心。

明朝灭亡之后,明朝遗民为了寄托对故国的哀思,常有拜谒明孝陵的习俗。大儒顾炎武一生中七次拜谒明孝陵。

明亡清兴之际,明孝陵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意义非常特殊。那么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康熙也可以对明孝陵进行废弃或者冷落。反正如今明朝已亡,前朝皇帝的陵寝,还不是任由康熙处置?

前车之鉴

北宋被金人消灭以后,北宋皇帝的陵寝被金人毁坏严重。南宋的大臣方庭硕出使金国,路过北宋皇陵,发现宋哲宗的陵寝被掘开,尸骨已经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位期间曾经暴打西夏的宋哲宗,死后竟然遭到金人如此羞辱。方庭硕心生悲愤之情,亦是无可奈何,只能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尸骨包裹起来。金人对前朝皇帝的陵寝,尚且如此对待,何况普通百姓的坟墓?

金人在民族融合的处理方式上显然比较拙劣,元朝时的汉人地位非常低下,因此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都是没能长久。

康熙祭拜明孝陵的意义

康熙皇帝吸取了金人和元朝在民族政策上的失败,毅然决定开辟自己的处理方式。康熙祭拜明孝陵,主要目的是强调满汉融合,是做给汉人士大夫看的政治安排。这一做法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康熙祭拜的现场,有几万人围观,不少人感动得落泪。此情此景,只有亡国之后的明朝遗民可以体会,如今的你我,可能无法感受到他们的激动。

在祭文中,康熙再次强调了明朝亡于李自成之手,明朝国运已尽,因此如今由清朝统治者来治理天下。康熙巧妙地把遗民的亡国之恨引到李自成身上,成功地缓解了满汉矛盾。

康熙给明孝陵题写了一块匾,上书“治隆唐宋”,意思就是称赞朱元璋对明朝的治理,要比唐朝和宋朝还要好。明朝比唐宋更强,那么取代明朝的清朝,岂不是更强大?康熙此举,既是在夸赞朱元璋,更是在展现自己的实力。

康熙和朱元璋,都是伟大的帝王。康熙的祭拜,既是一种政治目的,同样也是伟大帝王之间的欣赏与敬佩。

结语

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非常成功。满清在对待蒙古的政策上,反复进行联姻政策,使得蒙古人用血肉铸成了拱卫满清的“长城”。直到清朝末年,英法联军侵华,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依然率领骑兵向敌人冲锋。

以前的汉人统一王朝,用砖石铸造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而满清统治者,却是深谙“攻心为上”的汉人谋略精髓,采取怀柔和联合的策略,把蒙古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满清在对待汉人的民族政策上同样高明。康熙的亲力亲为,让汉臣和汉人大众看到了满清的亲善,瓦解了汉人的抵抗意志,争取了汉臣的忠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明朝,民族,朱元璋,清朝,李自成,金人,康熙,征服者,明孝陵,汉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民族,朱元璋,清朝,李自成,金人,康熙,征服者,明孝陵,汉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民族,朱元璋,清朝,李自成,金人,康熙,征服者,明孝陵,汉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