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深情留不住,天家最无情”。自社会阶级从人们生活中诞生起,人们之间便有了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等级阶级制度的出现将社会分割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贵族,一部分是下人。
经过人们无数次的反抗,阶级制度的区分性渐渐地被淡化。虽然人们的差异在被逐步地抹除,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却有一个关系是永远不可能逾越的——天家。出身天家的康熙又岂会将平民视作亲人?
康熙的文治武功
清朝是中国封建帝制发展的巅峰,其最终的腐败和倾覆是必然的结果。尽管清朝的晚期的确是不美好的,是弱小的,但是在清初时期的清朝却不是这般。清初的清朝是清朝最为强盛的时期。
但是清朝的辉煌时期却是由入主京城后的皇帝一手开创的。提及清初皇帝,那便不得不说到清朝入主京城后的四位清朝皇帝,他们先后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四人成为清朝的代表皇帝。
这四位清朝皇帝是清朝最为著名的皇帝,在这四人中有当属康熙、雍正、乾隆最为出名,因他祖孙三人的举措,清朝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而倘若要在他们三人中选出一位最能彰显清朝能力的皇帝。
缓和矛盾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发生了两次“衣冠南渡”的现象,第一次发生在西晋末年,因八王之乱,引发的五胡乱华,自此中原士族通通举家南下,此为第一次南渡。第二次南渡则发生在北宋末年。
北宋末年发生的靖康耻成为了北宋灭亡的开端,也是结果,当“二圣”成为耻辱后,衣冠南渡便发生了第二次。曾经高傲的士族被一次又一次地往自己地盘外的南方驱赶,这样的经历成为了汉人们的耻辱。
由于种族的差异,清朝入主中原的难度极大,对此身体并不健康的顺治帝也有心无力,顺治帝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缓和满汉之间的关系,最终在为将天下平定便撒手人寰,驾崩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顺治帝驾崩后,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清朝皇位,也就是康熙皇帝。此时的康熙皇帝年仅八岁,以如此小的年纪便手握大权,这样的情况难免会出现“主少国疑”的现象,因此在顺治帝离世前,顺治帝给康熙留下了四个大臣。
这样的情况直到康熙十四岁亲政,当康熙将鳌拜和鳌拜爪牙一举拿下后,康熙便开始大展拳脚。在康熙亲政初期,康熙皇帝先是平定了国内的藩王问题,一口气解决了三蕃问题,解决了国内最大的内乱问题。
随着三蕃问题被平定,康熙皇帝转眼便将目标放在了台湾身上。康熙二十年(1681年),台湾郑成功之子郑经去世,随着郑经离世,台湾郑氏内部进入了混乱期,见此情况,康熙皇帝立马派人进攻台湾。
康熙皇帝除了在军事和领土的贡献外,他还主张以宽治政的方针,注重满汉之间的关系。在康熙皇帝宽厚的政策下,清朝出现了康熙盛世的局面。将清朝打造成一个大国,康熙皇帝的功劳居功甚伟。
而康熙皇帝能有这般成就与两人有着不小的关系。康熙皇帝八岁登基,这也就意味着康熙皇帝在八岁的时候便没有了父亲,这本就是一个噩耗,是一个八岁小孩无法承受的噩耗。
苏麻喇姑
康熙皇帝也曾经说过: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成欢。这样的一句话不难看出康熙皇帝对亲情的渴望,对此身为康熙皇帝奶奶的孝庄皇太后十分疼惜康熙,于是乎便让自己的亲信苏麻喇姑照顾康熙。
苏麻喇姑不顾染得天花的风险,一人亲自照顾康熙皇帝,不分昼夜。经过多年的修养,康熙的天花也如期地被治疗成功,康熙和苏麻喇姑也在此期间建立了浓厚的情谊。
当苏麻喇姑因孝庄皇太后离世而悲伤时,康熙皇帝为了防止苏麻喇姑过度悲伤,于是乎便将自己的阿哥交于苏麻喇姑养育。康熙皇帝的此番做为不难看出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的信任和在意。
这是正史记录有关于苏麻喇姑下葬的史实,可是实际真是如此吗?苏麻喇姑的坟墓在现代被人发现,其墓中的一口缸,暴露了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的真正感情。
所谓的风光大葬只是说说而已,苏麻喇姑的坟墓中只有一口大缸而言,除了缸外便不在有任何陪葬舞。康熙皇帝如此对待苏麻喇姑,便是想让其知道何为上下之别,高低之分。
虽然苏麻喇姑曾经为康熙皇帝付出了许多,可是对于康熙而言苏麻喇姑终究是外人,而非真正的天家中人,于是乎便有了坟中缸的情况。“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天家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