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100多年前李鸿章就告诫世人:欲中国无后患,必亡其国

100多年前李鸿章就告诫世人:欲中国无后患,必亡其国

1894年,甲午甲午海战战败后,李鸿章曾掌管北洋水师的鸿章,他哭了。清朝太弱,日本太强。但是,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至高无上的至高无上地位,这种不带头反主和和的态度让他很是冷淡。

但他还是要收拾一下情绪,带着慈禧的诏书来到日本马关,再次签订不平等的和约,以换取清朝的一时太平。

多次代表清政府进行外交的李鸿章有很好的谈判经验,但他无法遏制日本人的咄咄逼人和咄咄逼人。

面对种种不合理的条件,李鸿章束手无策,但又无力拒绝。

《马关条约》签字后,李鸿章忧心忡忡地告诫后人:国家要没有后患,日本必须灭亡。

日本从后面

日本曾经很落后。我国农业发达,他们还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直到一些秦人东游日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才慢慢演变而来。

唐朝时期,日本积极来我国学习治国文化和治国经验。到了明朝,他们就已经开始对我国动心了。

戚继光率军打败倭寇后,日本沉寂了一段时间,准备了更大的侵略计划。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确立“大陆政策”,横跨朝鲜,以中国为中心,逐步蚕食东南亚。

不得不佩服日本的野心。一个物资紧缺的小岛国想要对外侵略,就必须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准备。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清廷低估了日本,没有认真对待它的发展。此外,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学校、工厂、武器和军舰不堪重负。清王室认为大清国力恢复了。

所以当日本侵略清朝的藩属国朝鲜,朝鲜国王上门求援时,光绪想都没想就同意出兵。

这一次,清军暂时压制了日军,但日本在十年后以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击了。

日本侵略中国的决心

为了发展海军和陆军,明治天皇每年自掏腰包支付30万元。另一方面,慈禧太后军饷不够,甚至在寿辰时克扣北洋水师的军饷,让他们无钱升级武器。全军覆没于战场。

到1890年,清朝的海军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对比战舰,北洋海军有7艘2000吨以上的舰艇,而日本只有5艘。

而明治天皇却以节俭为榜样,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海军上。

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经战胜了清朝。

战舰32艘,鱼雷艇24艘,野战师6个,近卫师1个,清军已不是敌手。相反,她认为自己十年的洋务运动非常成功,并没有把日本当回事。

北洋海军从1888年开始就没有增加过军舰,老式的军舰火力差,航程短,航速低。1891年后,清军连武器弹药都不购置,军队训练也相当松懈。但光绪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仍然与慈禧争权夺利。

1894年,朝鲜发生叛乱,他来到清廷求援。

清军进入朝鲜后,按照十年前的《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日本见此良机,立即出兵准备进攻。

日本人的阴谋写得一清二楚,慈禧认为战争不应影响她60大寿。直到中日谈判彻底破裂,清廷才仓促增兵朝鲜。甲午战争很快爆发,日本人多年的计划终于实现了。

激战不到半年,清军全线溃败,李鸿章被推上前线“卖国”。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及其长子李经芳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等人签署《马关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划归日本,日本也支付了200万两白银。

此外,清朝还开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口岸设厂。割地这么多,李鸿章一开始并不想答应,但自己的性命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才被迫签字。

这时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想着统一日本对抗沙俄,是大错特错了。

1874年,日本借琉球事变出兵台湾省时,李鸿章并没有发现日本的威胁。当时,日本意识到自身实力不足以立即吞并台湾省,于是采取外交手段,要求清廷赔付白银五十万两的抚恤金。

李鸿章认为如果因为这件事与日本开战,其他列强可能会乘机攻打清朝,于是命令福建交通部大臣沈葆桢不要开战,只练吓唬日本就行了。

甲午战争开始前,李鸿章也主张和平,想保存北洋水师的实力,但光绪一再要求,谈判未果,无奈只好同意出兵。

《马关条约》签完契约,李鸿章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日本永远不会满足,他不会等清朝慢慢积蓄力量再对付。最好放弃这个岛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朝,李鸿章,中国,海军,侵略,日本,清军,世人,谈判,后患,故事传记,朝鲜,慈禧,北洋水师,李鸿章,日本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清朝,李鸿章,中国,海军,侵略,日本,清军,世人,谈判,后患,故事传记,朝鲜,慈禧,北洋水师,李鸿章,日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清朝,李鸿章,中国,海军,侵略,日本,清军,世人,谈判,后患,故事传记,朝鲜,慈禧,北洋水师,李鸿章,日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