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期,蛰伏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强势崛起。也许上天也要成就女真人,就在努尔哈赤在东北兼并别的部落的时候,当时作为东北名义上的主人,亚洲的“话事人”大明帝国恰好刚刚在朝鲜半岛与日本人打完7年时间的抗日援朝战争,大量的辽东边军消耗在朝鲜战场,虽然明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使得明军在辽东陷入了防务空虚的状态。
1616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建立后金政权(后来改成满清),正式与大明帝国决裂,努尔哈赤此前的身份是大明帝国建州卫都指挥使,算是大明的高级将领和封疆大吏,他深知明军的战法和大明官场的腐败,所以他起兵后多次大败明军,特别是在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中重创11万明军精锐,一战夺取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此后,明军在辽东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但大明帝国凭着庞大的体量,以堡垒战术(关宁锦防线)将清军牢牢压制在辽东,使其无法越过长城,总的来说,双方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但是中原内地另一支政治军事力量打破了这微妙的平衡。因为明军集中重兵在辽东与清军对峙,内地的李自成趁机做大,最后攻陷北京,逼得大明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自杀殉国。崇祯的自杀、北京城的易手,而李自成又缺乏接受大明帝国的实力和能力,使得北中国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政治真空状态。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当时满清实际上的一把手摄政王多尔衮当机立断,统率八旗兵主力15万人入关,并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开启了大清帝国问鼎天下的历程。
入关后清军的兵员构成大致为八旗兵(由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组成)15万人,吴三桂归顺的关宁军旧部6万人,总兵力20万出头,而且吴三桂所部的建制完整,清军并未对其进行拆分,吴三桂有很大的军事自主权,后来吴三桂带着旧部一路从北京打到湖北又打到云南。如此算来,清军能够直接动用的兵力就是15万人,而且还要留下7万人留镇北京,作战略机动。
所以,清军真正用于征战天下的兵力在入关初期只有8万人。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拥有百万之众的李自成集团,占据江南、拥兵50万的南明弘光集团以及占据四川、拥兵数十万的张献忠集团。他们任何一方的人数都是清军数倍以上,清军要想征服中原,必须在军事体制上进行改革,否则不可能战胜数十倍于己的对手。
面对这几乎无解的问题,清廷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那就是大量组建“皇协军”性质的绿营兵。清军入关前,就有一些明军投降清军,因为人数不多,所以清廷就将其编入汉军八旗,享受与满洲八旗同等待遇,他们与满洲本部已经没有区别。后来清军入关后,大量的明军投降清军,如果都编入汉军八旗,那势必会导致汉八旗的实力过分膨胀,进而凌驾于满八旗和蒙八旗之上,这又会打破八旗间的平衡,所以清廷当时一般是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编制,配合清军作战。
如今,清廷要对李自成、南明弘光政权、张献忠动手,正是用人之际。于是这些“皇协军”的作用就凸显了,清廷先是对这些归降的明军进行整编,组建“绿营兵”,统一由兵部管理,正式纳入清军作战序列,虽然比不上八旗兵的待遇 ,但好在清廷不像明朝,他们从来不拖欠工资,赏赐也是很大方,只要你能打,绿营兵将领照样可以晋升到帝国上层统治阶级,什么总兵、巡抚甚至总督也是说给就给,对士兵也是真金白银的赏赐。在清廷的制度激励下,曾经软绵绵的明军降军摇身一变成为彪悍的绿营兵,他们后来在清军定鼎天下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清军的作战方式通常是绿营兵打头阵,八旗兵压阵,双方配合默契,在2年内就灭了李自成集团、南明弘光集团以及张献忠集团。
而绿营兵的好待遇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明军归降清军,比如1645年,清军在攻打南明弘光集团时,南明江北四镇22万明军集体向清军投降,之后全部改编为绿营兵,摇身一变为清军作战,其中不乏骁勇善战者,如以一己之力攻取浙闽粤三省的李成栋。
随着天下逐一被荡平,八旗兵也逐渐走上了腐化的道路,到了三藩之乱时(1673年—1681年),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八旗兵居然连连被自己的手下败将吴三桂打败,清廷一度丢了长江以南。面对危局,康熙再次大胆启用绿营兵为平叛主力,绿营兵也经此一战,成为了大清帝国武装力量的“基石”,完成了从“皇协军”到正规军的角色转变,绿营兵的员额也达到了60万的规模是八旗兵的3倍。在之后的岁月中,绿营兵与八旗兵一起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有编制的正规军,也涌现出岳钟琪、杨遇春这样的超级名将。直到太平天国后,湘淮军崛起,绿营兵才逐渐淡出大清帝国军界的主角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