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记载:“和珅伏法,廷臣议夺爵职”。1799年乾隆驾崩,嘉庆帝命和珅去督办乾隆丧事,然而仅十日有余后,嘉庆帝就在庙堂之上宣布了和珅所犯下的十二罪状。和珅遂被下旨抄家,查得的金银数量相当于国家十几年收入,于是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典故。被凌迟处死的和珅最后被嘉庆亲自赐白绫,以自我了结。
和珅这个人物很多人都不陌生,而他最为让后人耳熟能详的就是贪,他在贪财好色上比历史上很多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和珅在乾隆时期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凭借皇帝给他的恩惠他成功位极人臣,他所拥有的财富甚至超过国家和皇帝。但有的时候站得太高未必是一件好事,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他的一生终究还是毁在了自己的“贪”上面。
乾隆帝之后便是嘉庆帝,但嘉庆不同于乾隆,他对和珅不像乾隆对和珅那么多的好感度。和珅不再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同时由于在乾隆时期他结党营私铲除异己的行为,导致朝中不少大臣早就看他不顺眼,加上他的贪实在太过严重。于是嘉庆继位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和珅下手,然而第一次并没有什么收获,嘉庆对此只有两个字,随后就在和珅家查出大量金银。
和珅所拥有的财富数量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如今在福布斯榜上所看到的各种富豪,他们的财富自然也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他们的财富大多都是流动性资产,不是全都以最直观的钱币去体现的,因此他们的富和古人那种的富还大不一样。和珅的富都是来自于实打实的金银,相当于能随时拿在手上的钱币一般。
同时流动资产还有面临贬值的风险,但金银就不一样,而且乾隆时期,清朝正处在康乾盛世的高峰,时局稳定,加上乾隆本人对和珅的态度,几乎没有人能影响和珅的地位。时至今日,在北京所能见到的一些名人故居,一些名校旧址,都可能是昔日和珅拥有的财产。和珅所拥有的这种巨大财富,绝对是和珅位极人臣,乃至干涉朝中政治的一大助力。
和珅虽与乾隆关系相处得不错,但他和嘉庆的梁子其实很早就结下了,嘉庆在还未继位为皇帝时就曾想压制和珅,但鉴于乾隆的原因,一直没有对其下手。而且乾隆还在时,和珅在庙堂之上就有着“二皇帝”的外号,因此在政治权力上,嘉庆也一直受制于和珅。长期以来自然引起嘉庆对他的敌意,与其说他和嘉庆是君臣关系,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死对头。
直到乾隆驾崩之后,嘉庆真正成为皇帝,他才终于有机会对和珅下手,但嘉庆一上来就对和珅出手,导致有些大臣不知道嘉庆到底是什么意思。除了嘉庆下手速度果决迅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妹妹嫁给了和珅,因此嘉庆让大臣查抄和珅家时,大臣多少有些顾虑。和珅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所贪之多,不可能全放在明面,必定会有所藏匿。
鉴于以上这些原因,大臣在对和珅家进行查抄时,只是进行了表面上的查抄,因此几乎没有收获,直到嘉庆让手下大臣“再查”时,大臣的顾虑才彻底被打消。于是奉命查抄的大臣开始区域性大规模搜查,不查不要紧,一经搜查发现,和珅贪了八亿两白银。这八亿两白银相当于清王朝十几年的收入,不算其他的奇珍异宝,仅是金银就装了数十车。
嘉庆之所以针对和珅,目的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基于个人对和珅的怨恨,另外一个就是想将和珅所握有的庞大财产,尽数收回到国家中去。至于说整顿吏治,公平正义,至少在嘉庆对和珅这件事情上,这些并不是嘉庆如此针对和珅的理由。不过较为值得一提的是,和珅家的环境在外观上显得很简朴,有些家具也微微显旧,这种风格完全不像是一个大贪官的风格。
嘉庆在对和珅的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其实也算是做足了面子,最后是让和珅用白绫自尽,而不是用酷刑将其处死。从和珅的结局不难看出,贪婪并不是一件好事,其实每个人都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理智。对于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一切,人们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去获取,而不是通过不断地去挑战法律或者道德底线来获取。
参考资料: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