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努尔哈赤能有天命,肇始有清一代,与其是一个有准备的人莫无关系。
他还没有真正统一女真时,就想到了要为自己的子民和将来的国家创制文字。
他这个赳赳武夫,很早就在与汉人、蒙古人的抚顺“马市”贸易中,学习了蒙古文,能看懂汉文书写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本来女真人有文字,但在金亡后使用者日少,至明朝中期便已失传。
正统九年二月甲午,女真玄城卫指挥使撒升哈、脱脱木达鲁等联合向明英宗递交报告,说:“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直字者,乞自后敕文之类第用鞑靼字。”(《明英宗实录》)得到了明廷的批准。
明英宗坐像
女直,即女真。鞑靼字,就是蒙古文字。
女真人使用蒙古文,也是谨遵明朝皇帝的规定。
习蒙古书、译蒙古语,就成了女真人假借蒙古语言做官方文书的一种表现形式。
临近蒙古地区的女真人习得蒙古文,而与汉人打交道得多的女真人就掌握了基本的汉文。所以,努尔哈赤也就是认得两国外文却不知本族文字的代表人物了。
努尔哈赤起兵后,明万历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在苏子河畔筑城,“定国政,禁革作乱、窃盗、欺诈,立禁约法制”(《满洲实录》卷二满文体),以女真国主自居,但他在东征西讨中,使用的还是明朝天皇帝恩赏的建州都督及龙虎将军。
因而,他给明朝的文书,主要是汉人龚正陆用汉文书写的。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努尔哈赤在古勒山一战,大败以叶赫为首的九部联军,势力范围迅速扩张,辖区人口急剧增多,与周边国家的官方文书往来也越来越多。
然而,非正式的女真国,也没有自己的正式文字。
努尔哈赤不想永远用别人的语言文字,于是想到了创制满文。
努尔哈赤画像
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努尔哈赤召集身边的文职官员召开座谈会。
努尔哈赤提出,以蒙古文字编成女真国语。
文臣额尔德尼、噶盖说:我们是因为读了蒙古文,才知道蒙古语,如果以此来为我国语创编译文,我们的能力有限,实在没有这个能力。
额尔德尼、噶盖很早就追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武将出身,但又是精通多种外国文字的大学者,深得努尔哈赤的器重。
大学者们称创制国语难,但努尔哈赤不甘心,继续开导他们: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都知道。蒙古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也都知道。倘若我们女真国,写蒙古文字,而不学习蒙古语就不知道了。你们为什么觉得创制本国文字难,而学习他国语言文字则容易呢?
额尔德尼、噶盖不好继续说难,于是呼应努尔哈赤“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满洲实录》卷三),却还是倒苦水,如果让我们根据蒙古文翻译、创编女真语言文字,而且组织成文句,确实是我们不会的,所以难啊!
努尔哈赤看到了二位大学者赞同自己的创制满文之举,于是给他们提供新的思路:“写阿字,下合一玛字,此非阿玛乎(阿玛,父也)。额字,下合一默字,此非额默乎?(额默,母也)吾意决矣,尔等试写也。”
最高领导人心意已决,并指明的创制办法,额尔德尼、噶盖不好继续称难,而是按照努尔哈赤的最高指示,仿照蒙古字母,结合女真人口语发音特点,创制了没有圈点的满文,故称无圈点满文。
额尔德尼
无圈点满文,还是草创文字,不很完备,与后来在天聪六年达海根据第二代最高领导人皇太极的指示,改进、圈点的新一代满文,明显有别。
所以,无圈点满文,又称为老满文。
老满文虽然粗糙,但对于努尔哈赤建国前后至皇太极初期,长达三十三年里,强化满族共同体,发展后金国,建立新秩序,还是起到了巨大的语言文字交流作用。当然,也为达海文字改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满洲实录》将老满文的创制之功,安在了创建后金国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头上,称他力主创制国语,具体指导创造,而让实际创造者额尔德尼、噶盖扮演了不敢拒绝、勉为其难的角色,无疑是与后来此二人死于非命有关。
但是,历史还是记住了额尔德尼、噶盖创制满文之举,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