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认真研究过《雍正王朝》,对康熙六十年的那次君臣之争简单谈一下观点。
按照电视剧的说法,王掞(shan四声)应该是一句“不教而诛”得罪了康熙。
康熙降罪给王掞却是“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王掞战战兢兢之余不敢自杀,生怕儿子受牵连被凌迟。这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处理,展示出康熙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和霹雳手段的菩萨心肠。
可是,真实历史上,王掞并不是这样触怒康熙的。
《清史稿》这样说:
六十年春,群臣请贺万寿,上勿许。掞复疏前事,请释二阿哥,语加激切。既而御史陶彝等十二人连名入奏,上疑出掞意,大怒,召诸王大臣,降旨责掞植党希荣,且谓:“锡爵在明神宗时,力奏建储,泰昌在位,未及数月,天启庸懦,天下大乱,至愍帝而不能守。明之亡,锡爵不能辞其罪。掞以朕为神宗乎?朕初无诛大臣之意,大臣自取其死,朕亦无如何。”
康熙怀疑王掞结党死保太子,甚至担心清朝出现文官集团尾大不掉的情况,这一点上真正触怒康熙的地方。
而王掞的抗争,依旧是拍马屁为主,保太子为辅,目的很简单,减罪。
掞就宫门阶石上裂纸,以唾濡墨,奏言:“臣伏见宋仁宗为一代贤君,而晚年立储犹豫,其时名臣如范镇、包拯等,皆交章切谏,须发为白。臣愚,信书太笃,妄思效法古人,实未尝妄嗾台臣共为此奏。”
王掞不知道,康熙虽然已经当了60年皇帝,却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根本不愿意把权利交出去,更不愿意交给名声被弟弟们彻底搞臭的胤礽。
更可怕的是,王掞不知道,清朝的政治体制下,根本容不得直言敢谏!任何直言敢谏都是欺君之罪!
康熙对这帮人大肆株连,王掞因年老让儿子代替,康熙真的是睚眦必报!
奏上,越五日,诏缓议罪,与诸御史俱赴西陲军前效力。因掞年老,责其子奕清代往,为父赎罪。
《雍正王朝》为了突出康熙和雍正的正面形象,把太子胤礽彻底抹黑。
只能说,二月河的编故事水平,真不行!
历史远比小说更精彩,不是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