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并非清朝的特例,早在明朝中晚期的时候,就有大批沿海城市的渔民,为了找一条生路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东南亚地区寻找生计。
其实,民国时期“下南洋”也从未停止过,这些被生活所迫的人,成为了漂泊在海外的
“遗孤”。还记得曾经有一部名为《下南洋》的电视剧,讲述的就是这段既悲壮又凄惨的历史。
实际上“下南洋”是一种被迫的移民手段,也是贫苦老百姓的无奈之举。
乾隆时,南洋华侨被屠杀,一幸存者逃生回国,乾隆却下令立即抓捕,将其全家治罪。
第一、盛世下的悲凉
乾隆帝是清朝最潇洒、最幸运、最幸福的皇帝,他曾“六下江南”、办“千叟宴”,使他的声名远播。
原本人们都以为生活在乾隆帝统治时期,本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生逢盛世夫复何求呢?可是这一切竟然是虚假繁荣,因为所谓的盛世只是满清统治者的自嗨,老百姓依然苦不堪言。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守土”意识非常浓郁,他们宁愿守着“一亩三分地”艰难度日,也不愿意抛家舍业外出谋生。
但是在明清时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中国老百姓“下南洋”的现象。原因竟然是因为在自己的故乡无法生存,所以才不得不放弃“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明、清时期,曾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不惜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数百年下来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繁衍生息,虽然很多华侨都曾富甲天下,但是每当提起“下南洋”,又不得不将记忆拉回那段凄惨的移民史。
第二、红溪惨案始末
1740年10月荷属东印度当局,曾在爪哇的巴达维亚大肆屠杀华人,由于惨案的地址在巴达维亚城西红溪河附近,故此又被称为红溪惨案。
我们都知道“屠杀”的真正含义,惨无人道地虐杀华人,成为了“下南洋”的华人心目中,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疤。
早在1619年,荷兰殖民者在占领爪哇巴达维亚城之后,为了招募大批劳工建城,所以开启了“输入华侨”的罪恶行径。
但由于荷兰殖民者的残酷镇压,激起了不同性质的“反荷运动”。其中,这些反对殖民运动的人中就有大量的华人,为了制止华人和当地人联合在一起,遂开始推行对应政策。
1740年10月9日荷兰殖民当局,以“搜查军火”为幌子,命令生活在巴达维亚城内的华人尽快交出武器,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军队挨家挨户地轻质搜捕华侨。
最让人痛恨的是,荷兰殖民者分化当地人和华人的关系,并鼓动当地居民疯狂屠杀华侨。这场惨绝人寰的血案持续了七天七夜,城内的华侨死伤近万人以上,据说城内的华侨仅仅逃出一百多人。
在这一百多人中,有一个名叫
陈怡老的中国福建人,他早年曾“下南洋”做生意,在当地已经娶妻生子,但却并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
第三、“陈怡老案”
《世界华侨华人词典》中有一个名为
“陈怡老案”的词条,书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次案件,陈怡老是印度尼西亚华侨,他在红溪惨案九年后带着全家老小,以及大量财务返回了清朝。
他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赡养母亲,同时,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本来应该是一个衣锦还乡的故事,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回国后却遭到了清廷的严惩。
陈怡老还没有回到福建龙溪老家就被清兵逮捕,福建巡抚潘思矩上奏乾隆,奏报中说陈怡老私自前往南洋,并且在南洋20多年中,一直都在为养人鞍前马后,所以他应该是洋人的“细作”。
尤其是他还娶了洋人为妻,并生下了混血子女。这种大逆不道的做法,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阴谋。
乾隆收到奏报之后,在没做任何调查的前提下,就命人立即给陈怡老定罪:“借端恐吓番夷,虚张声势,更或泄露内地情形,别滋事端。”
陈怡老被以“交结外国”的罪名发配边关充军,他在南洋辛苦积攒下来的财物也都悉数充公,最惨的是一家老小三十多口人全部发配边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全部被害,至此乾隆盛世的幌子坍塌了。
结 语
红溪惨案是荷兰殖民者无视华侨性命,而造成的一个惨绝人寰的惨案。由于是外国人对华侨的屠杀,所以可能含有种族歧视色彩。
但是“陈怡老案”的始末,却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自己的子民被殖民者杀害反而风平浪静,而归国报效的人则被问罪,这种做法可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