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初,李自成从西安发兵,仅仅两个月就攻到北京西直门。这时的北京城饱受瘟疫摧残,人心涣散,几乎没有什么抵抗的力量,但是,李自成却停止了攻城,派出太监杜勋进城与崇祯谈判。
李自成向崇祯提出要求,只要封他为西北王,再赏他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李自成就会替崇祯平定国内叛乱,还会帮助明朝抗击东北的清军。
这么做自然不是李自成野心不够大,反而能说明他看得清天下大势。且不说关外如狼似虎的八旗军,四川的张献忠早就虎视眈眈盯着北京。南方以南京为领导的明政府还未受到北方波及,能上阵打战的士兵有百万之多。而这北京城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李自成虽然能够轻松拿下,但随后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李自成抛出了如此诱人的条件和谈,崇祯难道不心动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崇祯答应了李自成的条件,大明还有一线生机,至少不至于将汉家天下拱手让人。
但是崇祯皇帝历史感太强烈,完全不敢承担任何一点责任,一心想成为名流千古的明君。自然他是不会第一个点头的,这时候崇祯需要的是一个背锅侠。
说到底,崇祯面临的就是明版的割地赔款。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李鸿章一人顶着各种压力和耻辱前往日本议和,一切罪责都往自己身上揽,即便在日本差点丢了性命,一回国就被贬,他依旧没有怨言。
而崇祯身边呢?当李自成派出的杜勋来到他面前时,他转身问身边的一众大臣,无一人言语半句,崇祯气得浑身发抖却无计可施。
崇祯在位17年,杀换重臣如同儿戏一般,在公众舆论面前,第一时间将下属推出来背锅。这般种种大伙的心早就凉透了,崇祯在乎的不是百姓,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是自己的名声。大明帝国断送在他手里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