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清乾时期的大贪官,也是最为出名的权臣。
他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和智慧,取得乾隆的信任,一步步得到更大的权力。
然而有了权力后,就会滋生贪婪和腐败,和珅就是其中典范,将权术和敛财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朝廷之内,和珅除了参与国家财政之事以外,科举选拔方面也有涉及,他曾多次主持会试和殿试。
有了这些权力,他便可以肆意从中敛财,但清朝向来对科举舞弊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因此,和珅就有了更为高明的泄题手段,而这要从皇帝身上入手。
01科举选拔
科举是寒门入仕途,朝廷吸纳人才的主要途径,自隋唐开创之始,就受到各个统治者的重视。
不过明清时期之前,科举制度并不完善,主要参与者都是有身份的人,直到明清时期,寒门子弟才有机会参与其中。
人才选拔关乎国家很多方面,其中若是出现徇私舞弊之事,必然对统治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明清时期对科举中贪腐舞弊惩罚至严,清朝统治者为了保障科举的公平,在监管上下了很大功夫。
然而即便如此,也总有一些人愿为功名铤而走险,其中还发生了最著名的清朝三大科举舞弊案。
从这些案件可以看出,一般的学子和考官参与舞弊,一经发现,就会被立即处斩,并且抄家流放族人。
相较于他们,还有一些不一般的考官,就比如和珅。虽然不敢这么胆大妄为,但也不太愿意放过,这种极能敛财的机会。不过和珅很聪明,也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他的身份权力,保障自己有路可退,不会被牵连其中。
02和珅泄露考题
和珅之所以能泄露考题,又能从中独善其身,有重要的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他机敏过人,第二个就是他受乾隆赏识,且位高权重,这两点缺一不可。
与一般考官不同的是,和珅所把控的是殿试。
殿试这关,参与人皆是进士及其以上,人数不没有很多,考试地点也不在外面,而在宫殿之中。除此以外,出题之人还是皇帝本人,甚至临考时还会来殿试现场监考。
这样严格的考试过程,按理说一般人根本没有胆量去徇私舞弊,毕竟这就相当于老虎嘴上拔胡子。不仅如此,再看整个过程,是难以接触到考题的。那么,和珅是如何完美的做到泄露考题的呢?
其实和珅泄露考题,是从乾隆以及他身边之人入手的。
乾隆在出题时,会有一些太监在身边伺候着他。他通过贿赂这些太监,从他们口中得知乾隆读的哪些书,读哪些书时表情欣然,振笔直书。
而且他经常主持会试和殿试,对于乾隆的出题习惯十分了解。
因此,他便利用这些太监们所提供的信息,推题押题,再秘密通知考生,从中敛财。
当然他除了能在这个过程中敛财,还能收纳人才为己用。因和珅而高中的人,不仅会对他感激不尽,也会深感佩服。他们往往会拜在他门下,跟随他一起做事。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屑于巴结权贵,凭借自己的真才实能做的官,但碍于和珅势力强大,被他处处为难。
03科举作弊的弊端
虽然说科举本身,是一个需要公平的选拔手段,但在各个朝代舞弊现象却屡禁不止,这其中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驱动。
在古代想要跨越阶层很难,考取功名是最为直接最为可靠的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同时,古代社会也普遍认同,为官掌权之人的地位会比普通人高贵,也能随意使用权力对他人颐指气使。
因此,无数人挤破头脑只为考取功名翻身,然而少数人登第,多数人惨败。
但他们别无他路,从商是低贱,从农也是低贱,唯有为官才有一丝生机。
而和珅参与科举舞弊,无非是贿赂钱财颇多,在他们看来,双方各取所需,没有什么不好的。虽然社会中会有诸多怨言,但是又关他们什么事,他们拿到了自己的利益,怎么会愿意考虑这样是否对其他人公平。
然而,这样想真的是对的吗?显然不是,只不过无论是当朝者,还是当官的,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如何,而不是百姓如何。他们肆意的压榨百姓,在千年之中,似乎成为了一种大体的趋势。
即便有少数人想要翻起风浪,也最终被那些大浪所倾覆,这就是古代社会的无奈和悲哀。
虽说人从一出生起,就是一个自由人,而不是一个奴隶,人的一生也不是为了体验社会苦难和痛苦而来。
然而可惜的是,古代封建社会自儒家成为正统以来,所有人都是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而不是为百姓而服务的。
科举是资源竞争的地方,有竞争就有压迫,有压迫就有不公。
任何朝代都不会做到绝对的公平,只是若是连一些基本的权利都无法保障,那么,这样的朝廷又有什么希望呢?
所以如大清这般,积压了多年来的民怨民愤,在内忧外患之下,它最终走向灭亡。
正如鲁迅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04结语
不可否认,和珅确实是一位很有谋略和手段的人。他得到乾隆重用多年,腐败贪婪,还能独善其身,确实是一位奇人。不过,这样的人却会将社会和人民,引入无希望的状态。
一个没有希望的朝代,是不健康的,是永远无法得到创新和成长的。
和珅所在的朝代便是如此,百姓一步一步失去希望,也终究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他多年参与会试和殿试,对于乾隆皇帝的出题套路了如指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