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民国老照片:安徽灵璧县的虞姬桥、七层塔、县衙、城楼城墙等风貌

民国老照片:安徽灵璧县的虞姬桥、七层塔、县衙、城楼城墙等风貌

灵璧县位于淮北平原,地势低平。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 析虹县之零璧镇置零璧县,县名仍用镇名,同年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璧复为县。政和七年(1117年)改“零璧”为“灵璧”,沿用至今。同时,灵璧也是钟馗故里、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之首。现在有一组来自老照片,关于民国时期安徽灵璧县的虞姬桥、七层塔、县衙、城楼城墙等风貌,接下来一起来欣赏和探讨(照片经过后期AI自动上色而成)!

民国时期,灵璧县城内外房屋矮小,街道狭窄。图为灵璧县某座关城外的街道房屋。

灵璧县衙是“钟馗画府”,或称“馗府”。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到民国,历代县衙一直在同个地方,到清康熙乾隆时期,县衙房舍逐渐增多。图为灵璧县县公署大门,以及大门两边墙上的精美壁画。

灵璧县公署大门前的照壁,以及照壁上的壁画,状如麒麟,嗜吞金银财宝。神兽的名字叫犭贪(反犬旁加一个贪字)。

据清乾隆《灵璧志略》记载:“灵璧为县自宋始,历金、元至明初尚未有城。弘治八年(1495年), 知县陈玉创筑土城。”。乾隆十九年(1754) 知县贡震开始复修城池,开凤河引濉水入城池。更名四关城门,南门称“成岁”,北门称“佐阳”,东门称“仁育”,西门称“义正”,门外设吊桥横跨护城河。图为站在东门城楼前,沿着护城河向南眺望,可以看到城墙上有一座塔。

位于灵璧县城东南角城墙上的七层塔,相关资料没有找到,也不知道叫什么塔。欢迎知道的友友补充!

沿着城壁一直望到底,有起伏的山丘,查地图猜测是灵璧北边的山,可知此座城门就是东门,以及城壁上还写有标语。

灵璧东门仁育门前的护城河上,有不少老百姓正在洗涤,河中还有只鸭子正在游泳。

民国14年(1925年), 县长高志忠重修四关城楼,并铺设条石街,后因战乱,仅南关街未铺成。图为灵璧县的某座城楼,以及城门外的关街上非常热闹。此图中城门洞上的标语和上图城门洞上的标语不同,应该不是东门城楼。

灵璧县城的西关街,可以看到护城河上的石桥,以及街道上摆满货物的小摊铺和老百姓。

灵璧县内的虞姬桥近景,桥栏杆的一根木头上写有虞姬桥,桥的尽头是一座关楼。

虞姬桥中间一孔的桥面一侧已经被炸塌了,上面用木头做的栏杆放在破损的桥面处。

灵璧城外的虞姬墓,不太高的封土堆,以及前面竖着的墓碑。墓旁还有一个小女孩正在放牛吃草。

清光绪年间,虞姬墓被修葺一新,重新立了一块墓碑。墓碑正面写有“西楚霸王虞姬墓”7个大字,背面则刻了清代词人杨兆鋆的一首词《虞美人》,摘录如下:“楚歌声逐愁云起,夜帐明灯里,振衣献舞拭龙泉,拼取一腔热血洒君前。顾骓无语军情变,似血刀光乱。桃花片片堕东风,化作源头芳草泪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城墙,民国,护城河,虞姬桥,城楼,东门,虞姬墓,灵璧,照片,安徽,故事传记,民国,虞姬桥,东门城楼,灵璧县,灵璧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城墙,民国,护城河,虞姬桥,城楼,东门,虞姬墓,灵璧,照片,安徽,故事传记,民国,虞姬桥,东门城楼,灵璧县,灵璧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城墙,民国,护城河,虞姬桥,城楼,东门,虞姬墓,灵璧,照片,安徽,故事传记,民国,虞姬桥,东门城楼,灵璧县,灵璧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