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四):女人心,海底针。
光绪二十六年的元旦,身处清朝京师的洋人们很失望,不仅是因为今年没有了往年丰盛而精致的宴席,更是因为他们所熟悉的光绪发布了一道谕旨,说是年轻有为的自己突然就病重了,而且皇位将被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取代。这一年的冬天对光绪来说寒冷而且漫长,在一片清冷的寒光中,残雪尚存的紫禁城内,慈禧正在和心腹大臣荣禄商量着一件足够惊人的大事。
这件事就是关于废除光绪以及立储事宜,这一切源于一个女人最直观的仇恨。戊戌变法中光绪麾下的众人甚至有“围园弑后”的规划,这是这个在晚清庙堂拥有绝对话语权数十年的女人所不能接受的。是日清晨,清朝的皇亲贵戚和军机大臣们在慈禧的召见下讨论新立储君事宜,而光绪此时却在殿外“等待传唤”,慈禧当着群臣的面先是训斥光绪的种种不是,最终抛出了立端郡王之子为储君。
站在一旁的大学士徐桐更是不忘煽风点火,对于光绪退位后的待遇,直言建议可以封光绪为“昏德公”,只是慈禧没有理睬。荣禄早已将圣旨拟好,慈禧看了一遍后即将宣诏,跪着的群臣中端郡王的头却埋的最低,在殿外冻得脸色发青的光绪终于可以进门,慈禧重复了她的意思,其中夹杂着一个女人的愤怒,年轻的光绪浑身颤抖,却不得不叩首谢恩:“此夙愿也。”
在慈禧目光的逼视下,光绪照本缮写,但是“色沮手颤,晕扑在地”,此时慈禧还不忘告诫:“请保证身体。”此后光绪最后的凄凉人生开始,而洋人们也乱作一团,他们不时约见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打探消息,庚子大乱的伏笔自此埋下。李鸿章也嗅到了庙堂之上的危机,主动选择去两广任职,逃离是非之地,只有光绪在默默地忍受,被关在紫禁城内的瀛台之上,四面环水,仅有一座桥可以通到岸边,终日烦闷的光绪就连打弹弓被发现,慈禧也会给予追究。
最终光绪痴迷于修理繁琐的钟表,可能是怀着慈禧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心理,寄希望于在时间上能熬过慈禧,光绪时常趴在钟表上“听时间前进的声音”,神情凄凉。但是年轻的光绪不会知道,行将就木的慈禧竟然比他多熬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源于这个女人的仇恨,注定没有人可以搭救他的凄凉人生,读不懂的是这个女人的仇恨,救不了的还有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