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的故事是充满悲壮的,能坚持抗日10年绝对是奇迹,这是一支没有后勤、没有稳固根据地、没有任何外援,还要面对强大敌人的孤立部队。
首先,东北长期属于我国的边陲地区,张作霖的奉系稳固地统治这里20年,活动在长江流域的我军一直没有机会渗透到东北,这就给抗联发展壮大带来了麻烦。比如说,日军在1931年占领东北,1933年5月才成立抗联的前身“东北人民革命军”,又到1936年2月抗联才正式成立,足足用了4年多时间,这个速度真是太慢了。
抗联的成军速度,与1945年我军火速进入东北迅速壮大队伍的速度形成鲜明对比,不仅仅是因为1945年我们抽调了2万多干部和11万主力军,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在当地没有任何政治基础,发动群众的工作很难开展。日军染指东北时,很多当地百姓和原东北军将领、地方官员,还做着日本不会真开战的梦,包括张学良本人也是如此,再加上东北地广人稀生存压力小,社会矛盾没有关内那么深,人员很难被动员起来,抗联也就很难壮大。
(装备简陋的抗联)
日本在1931年全面进攻东北时,全国拥有17个常备师团,总兵力约30万上限,派遣到东北作战的就有将近10万人,这些齐装满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四面出击,将反应迟钝的东北军余部、土匪武装和小股地主武装打得溃不成军,很快就控制了东北的大中城市和交通线,我军的游击战很难应对这种全方位的封锁,发展壮大几乎不可能。
占领东北的日本经济实力飙升,扩军也随之展开,日军很快拥有34个师团可用,总兵力在100万以上,而东北的关东军不低于30万人,这还不包括伪满军队和日本移民组成的卫戍部队,日本移民大多是老兵(根据日本传统,父亲将土地传给长子,其他的儿子只能去当兵,因此这些退伍老兵很难渴望到东北开荒),甚至日本当时的女性都流行带着枪远嫁到东北,这又无形中增加了抗联的生存难度。
如下图所示,抗联活动区被压缩到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山区,至少靠近国统区的地区是不可能让他们生存的,这就基本堵死了获得关内支援的渠道,杨靖宇将军为了打破这种困局,让部队获得壮大所需的装备和给养,发动一场远征热河(当时的热河省)的战役。热河省在1933年2月和3月份被日军攻占,这里背靠长城,如果杨靖宇能攻下热河,是很有机会发展壮大的。
但是,杨靖宇的西征是在1936年8月左右,此时热河已经被日本控制多年,甚至热河西部的察哈尔、长城以南、北平周边也被日军渗透,西征即便成功也不会有多少意义了。更何况,蒋介石不一定会坐视别人的实力壮大不管,曾在察哈尔组织力量抗战的冯玉祥就被蒋军背后捅刀,最终不了了之,可见抗联即使与内地国统区取得联系,也很难获得支援。
(抗联的装备真的很差)
相比抗联的艰难,1945年之后进入东北的民主联军要好得多,首先背后的苏联肯定是支持我们的,占领东北的苏军在撤退时也给了我们很多日军装备,而且杜聿明统帅的国军远没有日军那样的战斗意志,他们只推进到松花江就不再前进了,甚至靠近沈阳的临江也没有被拿下,这与日军在1931年迅速攻占东北全境的作风完全不同,让我军有了成片的根据地,发展壮大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苏联对抗联的态度最让人气愤,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是无可奈何,从1918年开始,苏联经历了长达10年的内战和列强干涉才初步稳定下来,随后在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5年计划,该计划改革了农村和部分残破的工业,到1932年第一个5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实力比沙俄强不了多少,让它冒着陷入一场战争的风险支援抗联,换做是我也不会答应。
苏联真正强大起来是通过第二个5年计划实现的,而且是赶上了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普遍产能过剩,苏联获得了进口技术、设备,引进人才、资本的渠道,钢铁、化学、机加工、航空等工业才成长起来,第二个5年计划在1937年基本结束,第二年就爆发了张鼓峰战役,苏军主动到吉林省珲春县以南的张鼓峰构筑工事,丝毫不惧怕激怒日军,这种自信与其国内建设成就有直接关系。
但即便如此,苏联也不愿意支持抗联,因为欧洲的德国也崛起了,苏联西部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不敢贸然在远东燃起战火,即便是1941年抗联最后的力量推入苏联时,也被缴械监禁起来,为的就是不激怒日本,保持远东地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