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五十九):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在北洋史上,想在波澜诡谲的庙堂站住脚,自然要面对步步惊心的宦海过招,毕竟一招棋错,满盘皆输。所以,北洋军阀就连正常的吃饭聚会,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气神,免得在“油腻的饭局文化”中浑然不知却已然“出局”。在北洋军阀中自然不缺喜欢撺掇饭局的角儿,要知道北洋时期“调人”这一角色,不仅高光而且拉风,名流贵胄在待价而沽中趋之若鹜。不过,也存在一些人在特定时期对于这些饭局,唯恐避之不及。此外,也有一些饭局是杀机暗伏,口腹之欲没满足,反倒可能搭上性命。俨然诸侯的“草头王”们都明白吃饭事小,不过只是一个幌子,布局落子才是目的所在,这也成为北洋军阀都熟谂的一种饭局文化。
宣统二年的初秋,谪居河南洹上村的袁世凯,遥想去年五十大寿的盛况,不禁感慨物是人非。但是这位北洋军的“老头子”,已经达到“退而不休”这种境界。此时临近袁世凯的生日,老将姜桂题的“白银万两”揭开了北洋旧部贺寿的序幕。袁世凯岂会不知此时如履薄冰的境况,关起门来吹吹蜡烛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旧部的热情无法阻挡,一帮武夫直接“组团”前往洹上村,啸聚“养寿园”内的袁家客厅,时而絮叨旧情,时而愤愤不平,聊到兴致处还不忘挤兑两句庙堂之上,没想到“老头子”却避而不见,结果是年龄最大的张勋带头“破门而入”,众人方才挤入内室。
其后,“倚老卖老”的袁世凯只得“连称怠慢”,一场饭局自然在贺寿后水到渠成,至于作用也不言而喻,袍泽之情维系的北洋群雄,成为晚清最具威胁的掘墓人之一。不过袁世凯这种“大而不倒,退而不休”境界下的自发性饭局比较少,北洋军阀更多的时候会上演“鸿门宴”。民国七年的料峭春寒中,奉军入关在秦皇岛“劫”走皖系军阀购买的价值千万的新式军械,这是徐树铮故意为之的“割肉饲虎”之策,没想到直皖战争爆发之前,奉军七万余人马入关,张作霖作为“调人”,却选择为直系军阀站台,这让恃才傲物的徐树铮无法接受,遂假意在团河驻地设宴邀请张作霖,意欲除之以绝后患。
最终,张作霖是大大方方地赴宴,席间也推杯换盏,不过平素机警的“胡帅”察觉出端倪,遂借口需要出恭,从而连夜乘坐货车逃回奉军在天津的驻地,皖系军阀驻军虽然在廊坊等地设卡搜捕,结局只剩徐树铮的那句“大势已去矣!”直皖战争结束后还有一场“巡阅使会议”,也是北洋军阀中直、奉两大军阀坐地分赃的“闭门饭局”,地点设在天津的“曹家花园”。组局的人正是北洋阁臣之首靳云鹏。“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直豫鲁巡阅使”曹锟以及“两湖巡阅使”王占元等北洋巨擘列席,至于北洋军阀名义上的掌门人徐世昌,这场饭局只有在京畿“坐冷板凳”的份儿,毕竟一介文人的徐世昌,在北洋军阀“吃饭为幌,布局为真”的饭局观念中,这些草头王看来只是装点门面的作用,曾经北洋军阀老头子倚为股肱的“徐相国”,浮名的变现,还是需要实力作为本钱。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