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月4日,新校长蔡元培迈进国立北京大学校门那一刻,就震惊全校。与以往不可一世的校长不同,蔡元培脱下礼帽,谦逊地向迎接他的校役们鞠躬。蔡元培的低调深得人心。
于是北大有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辉煌的名师阵容。既有主张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也有主张恢复帝制的辜鸿铭、刘师培;而提倡“情人制”、“外婚制”的“性博士”张竞生,也没被封建卫道士的唾沫淹死。
1917年的北大,有这样一群教授,梁漱溟24岁,胡适26岁,刘半农26岁,周作人32岁,陈独秀38岁。蔡元培聘请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任教授与讲师;教授年轻化,绝大多数都在30岁左右,最年轻的仅24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聘请教员只问学问、能力,不问思想、派别。
1917年夏天,一份由北大校长蔡元培签署,文科学长陈独秀书写的聘书,从北京大学寄到了上海明厚里,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租住在这里的就是刘半农,而这个只有初中文凭,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被鼎鼎大名的北京大学赏识而且聘任?
那个时候的教授,大学校长治校,蔡元培要想聘谁,包括一个文学院的院长,陈独秀他要想聘谁,他都是有权力的。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他没有一些条条框框。
那么刘半农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入得了蔡元培的慧眼呢?五年前的初春,刘半农带着二弟天华来到上海闯荡生活,开始了所谓的卖文为活的日子。当时上海的报纸杂志流行于社会的有三十多种,刘半农在其中发表作品,多以翻译外国名著为主。1915年9月,一部新创刊的杂志在上海吸引了刘半农的视线,这就是《新青年》。
他是《新青年》最早的一批作者,继1917年1月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八点主张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上发表,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也很快在《新青年》3卷3期上刊登。
文章发表时,陈独秀的跋语这样评价道,刘君此文,最足唤起文学界注意者二事:一曰改造新韵;一曰以今语作曲。丰富的底层生活经历,使刘半农的创作更能够面向市井读者,他在实践白话文学时,比胡适,陈独秀等人更为得心应手,也更有切肤之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始,最先思考的问题是把北大改革和建设成什么样的大学。即提出他的大学理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也,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更明确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