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的雅克萨之战,虽然清军取得了胜利,但是签订了不平等的《尼布楚条约》,自此失去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小部分领土和以尼布楚为中心的蒙古东北部地区。
此时的沙俄,内患外战不断,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已是荒原地带,远东靠近清疆界的地区只有伊尔库次克等几个小镇,可用于远东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自居中华的大清,而俄匪曾经深入黑龙江下游最大的一支部队也不过六百余人。
根据分散的各种资料推测,俄军备战的最高峰,是在康熙准备反攻之前,即使如此,在雅克萨和尼布楚的全部军队人数最多也不超过三千人。1685年夏季,清军开始大规模进攻俄军,彭春、萨布素领军分两路合围俄人主要盘据点雅克萨,用葡萄牙大炮日夜轰城,俄军死伤十之八九,被迫投降。
不过康熙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但释放了所有的俘虏,居然还允许他们持枪械和财产回去。反看清军,他们在占领雅克萨城之后,不但不留兵驻防、固守战果或监视俄匪,而是拆毁城墙,命令大军全部撤回瑗珲。既不杀俄匪,又不守城地,不知此自卫反击战到底为何目的?
康熙不信任蒙古的可汗们,一个噶尔丹已让康熙坐卧不宁,借俄人之手,解除北疆祸乱,不失为良策。所以在蒙古人反抗沙俄的入侵时,大清除了授给大汗一个封号之外,不曾给予任何军事援助。这种明显偏心的、阴险的封赏,也激怒了噶尔丹,导致他后来的离心叛道。
那康熙的心思是什么?为了考虑贫民百姓的安危?一纸条约换得万古平安或许也是值得的!然而史书是无法告诉我们这些的。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事实认识了解康熙,但康熙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