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14年抗战消灭45万日军,苏联6天消灭了75万,为何有这么大差距?

14年抗战消灭45万日军,苏联6天消灭了75万,为何有这么大差距?

从1931年918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称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14年抗战,付出3500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终于取得了这场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然而,回顾这段历史,盘算一下双方伤亡情况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抗战14年,中国包括军人和普通百姓在内,死了3500万人。

可作为罪魁祸首的侵华日军,仅仅付出了130万人的伤亡,而且其中死亡人数仅仅只有45万人而已。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牺牲80个中国人的性命,才能换下一个日军的性命。

可见,当时中日双方的实力究竟有多么的悬殊,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打的何等艰难。

更让人尴尬的是,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时候,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消灭了75万日本关东军,而且其付出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相差悬殊的数据背后,是中国太弱了,还是苏联太强了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苏联帮助我们解放东北,自然不是为了国际主义精神。

事实上,沙皇俄国跟日本一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对东北这块地区,觊觎最深的两个列强。

1860年,沙皇俄国趁着清政府被英法联军打败的空档,逼迫他们不费吹灰之力,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让了我国的外东北地区。

随后的几十年里,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渗透我国东北地区。究其目的,一是看中了东北广袤宜居的黑土地,二是东北地区的两个温水不动港,旅顺、大连。

经过数十年的隐形渗透,到了19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东北地区的铁路、矿山、银行,全都已经被沙皇俄国把控,离实际占领只差一步之遥。

可偏偏事情坏就坏在这最后一步上。

1898年,沙皇尼古拉的表兄弟、德国的威廉二世,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割让青岛的条约,成功获得了青岛这个优质港口,这让尼古拉二世羡慕不已。

在威廉二世的刺激下,尼古拉二世终于按捺不住领土扩张的野心,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同时,他派遣军队武力占领中国东北。

结果没成想,这个举动彻底惹恼了西方列强。

尼古拉二世

自从西方列强来到中国之后,就讲究一个势力均衡,谁也不能多吃一块,尼古拉二世此举无异于是坏了规矩,引发了众怒。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列强,扶持了同样对东北有野心的日本人,在这块黑土地上,与沙皇俄国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日俄战争。

战争的结果最后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化为飞灰。战争结束后,俄国又发生了1905年大革命,俄国忙于应付内政,自顾不暇。

从此再也没有心思关注东北,这块风水宝地也就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1917年十月革命沙皇倒台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接管了俄国。

初时,新生的苏联先是忙于内战,跟西方列国派来的干涉军队和国内的白俄叛军,打得昏天黑地。

好不容易平定内乱,又忙于内部的经济建设跟政治斗争。好不容易理顺的内部问题,旁边又崛起了一个希特勒,天天嚷嚷着扩军备战,让斯大林心惊肉跳。

以至于在二战结束之前,俄罗斯民族都始终没有精力把心思投放在东方。

直到1945年2月11日,在伊朗雅尔塔举办的战后世界“分赃大会”,斯大林才有心思关注这块曾经的“失地”。

那时候,德国已经奄奄一息,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寿命,西欧战场可谓是大局已定。

但是在东方战场上,日本与中国依然在激烈缠斗。而且,就在1944年,蒋介石还打了一场豫湘鄂大溃败,创造了33天丢34城的世界纪录。

盟军方面觉得光靠中国打败日本很不现实。

美国方面认为想要拿下日本这个疯子,自己至少要投入100万的军队才能压得住。罗斯福不愿意支付这个代价,打算让斯大林代劳,条件就是中国东北和外蒙古。

于是,这两个狼狈为奸的霸权国家,在没有中国政府点头的情况下,居然就擅自签订了针对中国的协议。

罗斯福

但让罗斯福没想到的是,协议签订了大半年,苏联方面始终没有动静。

当时签订协议的时候,双方约定陆地上归苏联占领,至于日本列岛,则由美国海军负责。

斯大林的算盘是,等到日本列岛受到攻击的时候,他们肯定要抽调东北的关东军回援本土呀。这么一来,苏联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东北。

可斯大林没想到的是,美国居然在7月16日成功试爆了原子弹,8月6日就让日本做了临床试验。

斯大林判断,在原子弹的威慑下,日本高层肯定要投降了。

可这么一来苏联就尴尬了。

因为日本投降的是美国,苏联在这个过程中又没有出过一分力气,凭什么占有中国东北?

按照谁干活谁受益的原则,原先的劳务合同可以随时不算数。

两天后的8月8日,斯大林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前线苏军指挥官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发动对日本的进攻。

面对苏联150万红军大军压境,日本关东军方面不知道从哪里借来的信心,居然认为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

他们沿着牡丹江和大兴安岭布置防线,试图迟缓苏军的进攻。

可在钢铁洪流面前,号称百万,实际有75万兵力的关东军,仅仅只用了6天的时间就灰飞烟灭。

就在关东军灰飞烟灭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

后人都说日本的投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苏联军队的推进,出乎他们的意料。

日本高层原先以为,关东军好歹能够拖延几个月,为自己争夺一点谈判的筹码。

可没想到,寄予厚望的关东军,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眼看苏联红军进步神速,不用几天的时间就能推进到对马海峡。

日本高层这下子可就彻底坐不住了,因为他们此时已经预判到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必然出现美苏对抗的格局。

如果让苏联推进到对马海峡,那日本就要变成冷战前线。

相反,如果在苏联军队到达对马海峡之前就先宣告投降,那么就可以让朝鲜的三八线变成冷战前线,让朝鲜半岛那里的国家为自己背黑锅。

所以在第二天,他们就悄悄摸摸的裹挟裕仁天皇,瞒着好战的军国主义高层,宣布了无条件投降。

裕仁天皇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遥想当年918事变的时候,关东军在石原莞尔的带领下,只用了一万人的兵力,就兵不血刃的接管了东三省,把张学良几十万大军赶出关内,怎么14年后打成这样?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此时的关东军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支关东军了。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虽然在战争的前几年,日本人确实是一路高歌,狂飙突进,中国东部地区以及沿海的全部大城市,也几乎都落到了日本的手里。

但正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论述的那样,日本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埋藏着巨大的隐患,他是在用战术胜利削弱自己的战略优势。

所谓战术,就是像下象棋一样,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胜就是胜,败就是败。

战略跟战术却大不相同,战略目的是讲求让自己的优势多一点,让别人的优势少一点。

如果战场上的失败,能让自己的战略优势得到增加,那么失败也无妨。

相反,如果战场上的胜利会让自己的战略优势受到损伤,那么这样的胜利宁可不要。

日本占领中国的大城市之后,并没有统治基础,用的都是汉奸维持会,人心不在日军这一边。所以日军每占领一个城市之后,就要驻扎一支军队防守。

如此一来,占领的城市越多,日军的兵力就会被摊薄得越厉害。

如果说日军在城市里还有点统治力的话,那么在乡村就是彻头彻尾的无根浮萍。

尤其是乡村地区被八路军占领之后,面对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日本人不得不抽调更多的兵力,驻守铁路沿线和城市交通要点。

那么,这多出来的兵力从哪里来呢?毫无疑问,就是从东北的关东军那里抽过来的。

因为当时的中国占领区,只有东北的情况是最为乐观的。经过多年的围剿,那个时候杨靖宇、赵尚志率领的东北抗联,已经被日本人打到了苏联,东北境内再也没有了反抗力量。

所以那个时候,关东军是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唯一可以调动的机动兵力。每次日本不行了,就要从关东军那里抽血。

除了抽调兵力支援关内的入侵战争,关东军的另外一个兵力损耗来源是太平洋战场。

1941年,日本自不量力发动了珍珠港事变,虽然成功炸毁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但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面对美国泰山压顶一般的实力碾压,本来就是三流工业强国的日本,根本就无力抵抗。唯一的办法,只能用不要钱的人命去填了。

所以到了1945年的时候,关东军的骨干军队几乎已经被抽调一空,那75万关东军里头,老兵不过20万人。

剩下那50多万,全都是娃娃兵,哭着喊着从家乡被抓壮丁强行拉过来的,既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战斗意志。

这样的军队拉上战场,战斗力不是零,而是负数。他们的存在,反而会拖累那20万老兵的战斗力。

与之相反,他们面对的对手是苏联红军。当时苏军在中国东北边境部队的军力高达150万,是日本关东军的两倍。

而且这150万红军,可是刚刚从西欧战场上跟纳粹德国血拼过来的,五年的卫国战争,早就让他们练就了一身铁血。

无论是战斗能力还是战斗意志,与日军相比都是单方面的碾压。

此外,在武器方面,日军用的还是打一发子弹,上一次膛的三八大盖。反观苏联军队,则是人手一支冲锋枪,日军打了两发子弹的时间,人家苏联红军就能打20发。

这样的火力对比,在战场上怎么拼得过?

此外,苏军方面还出动了3000辆重型坦克,而日军方面只有1000辆轻型坦克。

1939年5月的时候,日苏两国就曾经在外蒙古地区爆发了一次诺门坎战役。

在那场战争中,两国的坦克就已经交过手了,日军的坦克在苏军面前跟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在交战中,对方直接开着坦克碾压过来,然后日军的坦克就啪的一声,像铁皮箱一样被轻松踩扁。

从基本面数据分析,日军怎么看都是没有胜算的。

那为什么日本高层会天真的以为,关东军能挡一挡呢?

那是因为在当年的诺门坎战役,日军虽然最后以惨败告终,但是苏军的人员伤亡仍在日军之上。这就让日本高层误以为,我虽然败了,但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那个时候,从苏俄内战中历练出来的那一批老将,遭到斯大林杀害,导致苏军战斗力下降,这才让日本人跟红军打的有来有回。

但此时的苏军在卫国战争中已经崛起了一批新生将领,并且士兵经过多年的血战,早已经没有了当年那些毛病。

日本关东军以最虚弱的状态,面对巅峰时期的苏军,还想打出诺门坎那样的成绩,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参考资料来源:

《日本关东军覆灭记》.1991.辽宁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俄国,东北,沙皇,苏联,斯大林,中国,日军,日本,抗战,时候,经验教程,苏联,斯大林,关东军,日军,日本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俄国,东北,沙皇,苏联,斯大林,中国,日军,日本,抗战,时候,经验教程,苏联,斯大林,关东军,日军,日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俄国,东北,沙皇,苏联,斯大林,中国,日军,日本,抗战,时候,经验教程,苏联,斯大林,关东军,日军,日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