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的灭亡各有原因。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就会发现,有一个似乎是他们共同特征的灭亡因素:朝代末年的奢靡。明朝的制度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开国后,这个朝代开始大肆分配封建君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明朝末年,被分封的诸侯竟有数百人?如此庞大的队伍,朝廷每年都需要拨出大量的银子让他们挥霍。
在清朝,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封臣,但是那飞蛾扑火的八旗,几乎把清朝的国库吸干了。那么这些八旗子弟在晚清到底花了多少银子呢?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开创的,类似于现在的户籍制度。
起初,八旗善战,尤其擅长骑射。因此,他们为大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八旗部落的不少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清朝入关后,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清廷制定了很多奖励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官吏和爵位的任命。
当时,八旗弟子凡是与皇室有关系的,都被封为太子、贝勒、贝子等。从同名也可以看出,这类人地位显赫。与此无关者,未立大军功者,又名参陵、左陵等小武官;一块皇家食品。
不仅如此,清朝还规定,凡是八旗的子孙,不论地位高低,都可以世袭,八旗的子孙不得从事其他低贱的职业,以免侮辱国君。
八旗之祖。因此,从一开始,清廷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来供养数万旗人。入关后,八旗人数逐渐增多,清廷需要供养的人数,何止数万?
从顺治帝开始,清廷开始对八旗子弟实行薪俸政策。在这项政策中,明确规定凡在八旗前线、户部军等阵地的,每月可领银子2两。其他工匠,每人每月可领银子1两。康熙年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富逐渐增加,对旗人的赏赐也大幅度增加。康熙帝为人也大方,动不动就以银子赏赐旗人。
比如出兵打仗,出征的旗人不仅可以得到双倍的俸禄,就连他们的家属也可以得到赏赐。
不仅是现金,旗人还可以获得与其职位相对应的土地和房屋。当然,这些八旗弟子根本不会亲自下地干活,只会把田地租给汉人,然后在家里等着收租收粮。别忘了,这些只是普通旗人享受的待遇。至于那些身份显赫的旗人,得到的可远不止这些。如果名字前面加上“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哪怕是偏僻的支部,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足以让今天的大多数人惊叹。
辽宁省有一个小山村。
这个村的村民过去都姓爱新觉罗。按照清朝的评分,他们应该是努尔哈赤三祖的后代。他们算不上皇亲国戚,但也能和皇室有些关系。清朝时,这个村子生的男婴,每人赏银二十四两;成亲时,给二十两银子。他们死后,他们的家人会得到三十两银子。光是这三样东西,清廷就要为他花费七十四两银子。
此外,他每个月还会得到2-5两白银,还有不少土地、粮食、住房等物品。有人计算过,如果他活到六十岁,清廷花在他身上的钱将高达一百万元人民币。这个村子一百多个八旗子弟的开销,都够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财产了。
这确实很尴尬。别忘了,全国这样的村子不止一个,到清朝末年这样的旗人可能有几万。
更何况,这些八旗儿女平日里爱吃爱喝爱玩,以劳作为耻。加入一个旗人谋生,其他部落的人会笑话的。所以,清朝末年,那些在街上喝茶、打蟋蟀、放风筝什么都不做的满族人,基本都是八旗子弟。
由此可见,这些八旗儿女就像晚清中国的一些“虫子”。他们整天只顾着吸清朝的血,什么都不做。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清廷的腐败堕落,同时也明白清朝是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