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天京城破之日,忠王李秀成为了掩护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不幸被湘军俘虏。在两江总督大营,应曾国藩之请,他写下了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自述书》,对太平天国的成败以及各诸侯王的能力做了一一点评,其中不乏对自己洗白之成分。其《自述书》里有这么一段话,成为后人评说太平天国失败的理由之一,即是不北上河南,定都洛阳抑或开封,而是定都金陵,堪愿偏安。“后有一湖南老水手(实则渔夫),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被该水手说白,故而改从,后即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
按照李秀成的这一段自述,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东王杨秀清为何执意前往金陵而不是开封或洛阳,原因居然是受老渔夫这一席话的影响。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太平天国从这一刻起,其失败已经注定。因为,定都南京,实为偏安一方,不思进取;况且,江南繁华,太平天国领导人容易堕落,会在灯红酒绿的秦淮河畔慢慢将革命斗志消磨殆尽。当然,这一切都是杨秀清个人之原因导致的,谁让他相信了老渔夫的话呢?就此而言,东王就是天国灭亡的罪魁祸首,难辞其咎。对此,杨秀清若是还活着,肯定表示不服,这纯属事后诸葛,随意解读。
其一、杨秀清定都金陵之计划在“道州决策”时已表明,并未受渔夫影响。 李秀成这一段自述内容,讲的是东王在攻下南京后,一老渔夫走上前来,向其提议要定都于此,而不能听从洪秀全之建议,大军挥师北上,拿下河南,定都于洛阳或者开封。换句话说,太平天国定都在南京,是一个临时决定,而不是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其实,杨秀清在湖南道州时,已经做出了定都南京,利用江南财富扩充军力,然后北上决战满清之战略计划,史称“道州决策”。该决策制定的时间是在公元1852年秋季,而太平军攻下南京,时间是1853年4月,两者时隔几个月。所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与老渔夫的这一段话,压根没半点关系。
其二、从主客观因素考虑,定都南京远比定都开封或洛阳优势大。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定都南京就是偏安,一定会被北方政权消灭,如东吴、陈朝、南唐、南宋、南明等。但是,定都南方的王朝或政权,在条件成熟之情况下,依然可以北伐成功,如明朝北伐和后来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所以,都城的地理位置,不是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火器大规模装备的情况下。套用网友一句话,在洋枪问世以后,所有的游牧民族都变得好客了。在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大背景下,江南的经济实力远超北方,与开封、洛阳相比,南京无疑具有很强的经济优势。若是定都开封或洛阳,太平天国一家老小近百万人,连粮食供给都成问题,谈何扩充实力呢?此外,太平军当时有水军优势,利用长江之便利水运,可保天京城内粮食供应充足,而不用担心被敌人截断粮道。
其三、太平天国灭亡在于内斗,不在于定都地点。若说定都南京,太平天国领导人因经不住美好生活之腐蚀而堪愿堕落,最终葬送革命前途的话。那么,清王朝定都于寒冷、荒凉,连基本食物都靠江南输送的北京,为何又腐败不堪,而不能保持原先游牧时代的节俭呢?所以,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定都南京没有必然性关系。况且,在杨秀清的治理下,太平天国国势蒸蒸日上,几乎就要实现推翻清王朝的夙愿了。李秀成在《自述书》里还说到:“昔东王佐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太平天国最终失败,原因就在于内斗以及诸侯王各怀异心,不相互配合,最终被湘军各个击破。例如,天京事变,精锐损失,元气大伤;九江被围困,石达开见死不救,林启荣败亡;安庆被围,李秀成不配合“西征武昌”,陈玉成败逃庐州,中计被俘虏,受凌迟而死。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跟东王杨秀清受老渔夫之影响没有任关系,而是早在道州时就已做出的战略规划。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在于定都的地理位置,而是内部相互火拼,且各自为政,见死不救,以致让清廷躲过一劫,延续国祚近五十年。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