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李鸿章
晚清到近代这一时期,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 ,清政府腐败无能已濒临崩溃,国内政局和社会治安十分动荡。而西方列强早已完成从政治到军事的蜕变,急需以侵略的方式掠夺资源,巩固和验证蜕变的成果,因此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眼里的待宰肥羊。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就被西方国家看作是拥有宝藏的地方,数千年文化的积累,朝代更迭遗留下来的巨额精神与物质财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清朝国门的理由。
晚清从整体上看,腐败无能只知退让,但还是有一些能人志士除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以外,更多的将心思放在老百姓的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上。有一个人一直以来被误解,正史多数称他是慈禧太后和清政府的“走狗”,因为他替清政府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其实纵观他这一生,功确实是大于过的。受时代所限,李鸿章的确是清朝统治的拥护者,但他作为清朝著名外交官,也实实在在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抗争过。作为一个游走于西方列强之间,往来于各个谈判桌的弱国外交官,李鸿章不仅能在各类谈判中全身而退,而且能获得其他国家元首的赞赏和认可。种种事迹表明,李鸿章不仅外交能力出众,而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连我国著名的改革家梁启超都“悲李鸿章之遇”,“惜李鸿章之才”。美国人评价李鸿章是世界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外交家,连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李鸿章的认可,他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访问美国,首次见到高楼大厦,说出一句让国人心酸的话
李鸿章作为清朝外交官访问美国时,美国代表团带领李鸿章参观了纽约的格兰特陵墓和唐人街,那也是李鸿章首次见到高楼大厦。中国虽然也不乏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精美建筑,但由于重工业不发达,晚清时期的中国无法建造出这样的高楼大厦,甚至无法想象这样的楼是怎么建出来的。因此看到高楼林立的美国,李鸿章说出了一句让国人感到十分心酸的话,他说:这么高的楼,我们可能建不了。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李鸿章深深的痛惜之情,他为自己的国家感到痛惜,为本国与侵略国的差距感到悲哀。
即便晚清时期与国际社会严重脱节,也没赶上工业革命的大潮,但以当时中国的国力和财力,若没有内忧外患,我国同样能够建造出这样的高楼大厦。只不过清政府悔悟的时间太晚,西方列强从政治、文化到军事的全方位攻击,让清政府无能招架。在与西方列强谈判的过程中,李鸿章也遭遇过不少诘难,但他都不卑不亢地完成了谈判,并且坚持由自己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因为他知道替清政府签订了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势必会招来世人辱骂,在史书上自己也会遗臭万年。但李鸿章对同行的年轻人说,自己年事已高,而年轻人还有大好前程,不适合做这样屈辱的事情,这种为人所不齿的条约就让他来签吧。
李鸿章虽然维护清朝统治,但称他是腐败清政府的走狗,实在是侮辱了这位晚清名臣。他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曾大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来挽救中国。或许是因为常常访问西方列国,与东方的日本也有所交流,李鸿章算是那个时代比较开明的清朝大臣。他对中国社会,对中外差距有着清晰的认识,即便是深知敌我实力差距悬殊,年迈的李鸿章也试图想各种办法来挽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李鸿章没有和清朝统治者一样,抱着保全自身而不顾民众安危的态度,反而在积极地救国,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其实值得嘉奖。虽然最后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李鸿章个人维护清政府统治的立场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说,他为清朝和中国所做的一切值得后世赞扬和嘉奖的。
李鸿章还创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这支舰队虽然最后不幸的全军覆没,但北洋水师的实力之强,规模之大,确实是部分不了解史实的人无法想象的。在现代社会看来,北洋水师装备落后,作战理念和策略也偏保守,但北洋水师的整体实力曾经位居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九,仅次于西方列强的海军实力。作为一个文臣,在清政府基本帮不上忙的情况下,李鸿章能够让一手创立起来的北洋水师实力稳固至此,也是十分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