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历史上有名的奸臣,酷爱敛财,家缠万贯,都是其运用各种手段敛财所得。《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除去纪晓岚外,与之作对的和珅的形象可谓是最深入人心的。他贪,他坏,可他却也是有原则的。虽然他贪财,但也有自己的规矩,有三种钱财他从不贪,这也难怪乾隆在明知其个性的情况下还能够十分喜爱。
这第一种不贪就是,不贪没把握的钱。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和珅身居高位,找他帮忙行职位之便的人不是没有,而一味的为了敛财而答应人家办事,反而会导致自己被牵连。因此,能干多少事,便帮多少忙就成了他拿钱办事儿的准则。在这一方面,和珅十分的谨慎,能做不能做,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会不会影响到自己,这件事情办成之后的后果会怎样,和珅都仔细地权衡利弊,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会因为帮别人忙而动摇。钱财要到手,但不能因小失大,失去了已在手里的权利。
如果是风险很大,即便报酬多么丰厚,他都果断拒绝,并且报酬一分不要全数退回。钱财失去了可以再赚,而权利失去了那么就失去了赚钱的本钱,这可得不偿失了。也正是如此,乾隆对和珅的所作所为便假装不知,随他去了。毕竟和珅对权力的并不渴望,只是希望能保住现有的地位和所拥有的财富,虽然手底下小动作频繁,但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和珅自己心里清楚,若是自己什么都答应,为了一人的钱财得罪另一方利益,乃至触动圣上,那么到时候,自己失势之后自己绝对会成为那只被棒打的落水狗,四面楚歌无人会伸手拉自己一把。
这第二种不贪便是,不贪赈灾的钱。赈灾款常常是贪污的重灾区,特别是在古代各种灾难,饥荒频发,朝廷隔三差五就需要拨一次赈灾款。可经过层层捞油水,你拿点他拿点最后到百姓手里之时,就所剩不多了。而灾情不会因为一点赈灾款就可以得到缓解,长时间无法缓解一个地方的灾情,不说皇帝起疑心,若是有不甘心的百姓直接到京城告御状,到时候就不是破财就能解决的。因此,这赈灾的钱,和珅绝不碰,甚至还严令禁止手下大赈灾款的主意,还自己倒贴不足赈灾款。钱没了可以再捞,可命要是没有了,要钱也没有什么用了。
据史料记载,和珅曾被派遣去监督赈灾过程。原本以为可以如之前一样各自捞一点的官员,却没想到贪财的和珅并不贪这一笔赈灾款,还查出并惩罚了一批贪污受贿的官员。甚至要求相关官府人员自觉交钱,可即便是这样这赈灾款还是不足原来的赈灾款,于是和珅就主动拿出一笔钱填上了这一窟窿。和珅这一举措可谓是深的乾隆的心。和珅这一举措,一方面是在乾隆面前刷好感,留下关心百姓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是知晓,只有在乾隆的庇佑之下,自己才能有这样的生活。若是赈灾不利,很容易造成硝烟四起的局面,到时候自己不止位置难保,性命也难以得到保障。可能动摇国家之根本的钱财他不要,也不敢要,这一点在第三个不贪中也可以见到。
第三种不贪,便是不贪科举的钱。和珅曾多次被委派成为科举的监考官,和珅本人也很喜欢做监考官,可他为的却不是考生送的礼。心思不正的考生知晓是和珅监考,会纷纷给和珅送礼,希望可以走点后门,打点关系。可和珅却是一分钱都不收,他的目的不是收考生的钱,而是科考中的佼佼者。他监考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寻找能为自己添砖加瓦的人才,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往往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和珅自然不会干扰科举的公正。除了自己的利益,他维持科举的公正性也和上文提到过的动摇国家之根本的钱不贪这一观点有关。科举是一个国家兴旺,能否走的长远的保证,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若是在科举之中徇私舞弊,不仅是欺君,还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势。而和珅早年间也曾参加过科举,自然也知道这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甚至科举对于寒门子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和珅,虽坏但其做人做事还是有底线的,知晓怎样才是长久的为官之道,怎样才能维持自己的荣华富贵,并且有着长远的考虑,不会因为个人的眼前利益不顾国家的存亡,也知晓如何顺着乾隆的心思,使其愿意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处事圆滑,精打细算,放长线钓大鱼。和珅的坏,却坏的有本事,大是大非前看的很明白,很清楚,同时也是老奸巨猾,毕竟他所有的打算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够更持久的拥有荣华富贵。
可是,毕竟是做坏事的,即便在乾隆眼里是“无伤大雅”,也不能逃过嘉庆帝对其的所做坏事的深恶痛绝。嘉庆帝登基之后,和珅便失去了靠山,再难维持自己的地位,连那些囤积已久的钱财,都尽数充公,自己落得凄惨下场,而他培养的那些势力也分崩离析。因此,切莫过于贪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才好,不然即便你用心经营也逃不过权财两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