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才是真正的皇后。在亲戚亲戚眼里,她是清朝的母亲,是小皇帝载淳的姨妈。她的地位和地位比慈禧高得多。更何况,她在大臣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就连对慈禧格外不屑的肃顺等人,在她面前也不敢出任何差错。
清朝的皇后不同于以往的朝代,特别注重皇后的礼制。事实上,他们将皇后置于与皇帝同等的地位,是所谓的“皇帝之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管有多少妃子,除了末世的光绪和宣统,没有一个不和皇后和睦相处的。
咸丰帝就是这样。他一共有17个妃子,其中最受宠的有好几位,但唯独慈安最受尊敬和宠爱。慈安算不上漂亮,但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广西右江道人沐阳阿,出生于内务府。跟随父亲的仕途,她在广西与家人一起长大。由于家境富裕,她的性格和教育都很特别。这很好。
因此,在咸丰二年的清宫选秀中,它还是尚处于初选阶段的皇后人选之一。咸丰帝在宫中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妃子,名叫萨克达,但他不幸病逝,所以接下来的选拔必须从妃子中选出,不能像没有娶过皇后的皇帝那样直接决定,所以慈安入宫七个月后由妃子升为皇后。有点遗憾的是,她的胃不给力,没有给皇上生下一个儿子半。
咸丰帝与慈安相处得很好。皇上几乎把慈安当成了心腹,对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百依百顺。然而,慈安对皇上冷酷无情,极力保护。在咸丰朝,她是咸丰帝在后宫最得力的帮手。
所以,咸丰帝死之前,她是他最放不下的人。在皇上养病的烟波至双宫,皇上时常握着她的手,轻声叮嘱她,死后如何保全她的安全,如何防止慈禧日后欺负她。
咸丰帝临终前,将平时用作信物的两枚备用徽章分别留给了慈安和小皇帝载淳。赐给慈安的是“御赏”,赐给小皇帝的是“通道堂”。这两个印章的含义是不同的。御尚意为皇帝的御赏,代表皇帝本人的意思。同道堂说是从侧面帮忙,就是鼓励两人心心相印。咸丰皇帝知道,赏赐小皇帝,其实就是赏赐慈禧。
慈禧出身贵妃,地位和地位低于慈安太后。
慈禧的父亲是安徽省会宁池市太光路惠政。他和沐阳阿虽然同为道士,但也有三品和四品之分。兵背道,但安徽当时是合围太平军的前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慈禧的娘家可以说是非常的狼狈了。惠政上任不仅不能带家属,连路上出行都是问题。辛酉政变后,慈禧之所以能与慈安同尊,是因为她是载淳小皇帝的生母,母重于子。但在法律上,她还是得听从慈安太后的吩咐。
咸丰帝在世的时候,慈禧和皇帝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他们当然有一段蜜月期。咸丰六年,慈禧诞下皇长子载淳。咸丰皇帝欣喜若狂,认为慈禧为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好好报答。
但是慈禧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很有主见。她在协助咸丰皇帝处理政务时,常常不自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试图让咸丰皇帝接受她。咸丰帝嫌弃她,时时为她担心。他将代表他行事并干涉政府事务。
因此,咸丰帝临终前,专门为此做了布置。他亲手写了一道诏书,吩咐太子、贝勒和重臣,说如果慈禧死后一日对皇后不敬,或者有什么蛮横的行为,慈安可以召集王臣开会,奉此诏书,即行慈禧。咸丰帝亲自将此旨交给了慈安。在他心目中,这是他日后留给慈安太后的底牌。
所以,在慈安太后与慈禧的关系中,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方式上,慈安都占据了主动。
问题是,自始至终,慈安太后都没有看出需要罢免慈禧的必要,自己取而代之。
平心而论,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对慈安太后一直很尊重,两人基本上合作愉快,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争吵。
这种愉快的合作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慈安太后对政事根本没有兴趣。
在她看来,她和慈禧在幕后听政,只是在尽太后的职责。她是清朝的母亲,小皇帝的姨妈,亦欣和众多小舅舅的嫂子,爱新觉罗家族的族长,爱新觉罗家族的掌门权,她不得不掌管。
慈安太后与慈禧也有矛盾,主要牵涉到小皇帝载淳。
小皇帝载淳小时候特别痛恨安德海这个慈禧身边的太监,所以杀了安德海成了小皇帝的夙愿。而且,安德海横行不法,已经成为小皇帝日后执政的一大障碍,必须除掉。
因此,在慈安太后的帮助和引导下,载淳如愿以偿杀死了安德海,并没有因此恶化与生母慈禧太后的关系。但这件事却让慈禧心生警惕,她隐隐感觉到了慈安太后的敌意,而在这个问题上,慈安太后、恭亲王宜信以及满朝文武的立场出奇的一致。
第二件事就是小皇帝载淳结婚做了皇后。
为载淳选秀时,慈禧将她托付给了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当时富察十四岁,容貌清秀妩媚,眉目如画,与年轻时的慈禧十分相似。慈禧很喜欢她。
而慈安太后爱上了道光权臣、文华宫大学士、首席兵马使赛尚阿的孙女阿律特。阿鲁特比皇帝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蒙古唯一的状元崇启。她的颜值、学识、家世、学历都是一流的。她是京城世家人人向往的良配。
慈安太后身为皇后,知道一个皇后需要什么样的才能和教育,所以她把自己的意见坦诚地告诉了载淳小皇帝,载淳小皇帝听了很听,也完全接受了。
因此,在最后一轮的选秀中,小皇帝载淳毫不犹豫地将象征皇后身份的玉如意交给了阿鲁特,这让慈禧太后勃然大怒。
坦白说,慈禧第一次选媳妇的眼光有点差。富察家族太年轻,跟阿鲁特家族比起来,家世教养能力知识都差得太远,根本达不到皇后的标准。
在清朝,连娶媳妇的普通豪门都知道“娶妻为德,娶妾为色”的道理,慈禧是不可能理解的。当时,慈禧嫉妒儿子与慈安太后达成的默契。她觉得自己的亲生儿子不管心,只听姑姑的话,让她走投无路。
但这些矛盾和分歧并没有从本质上影响慈禧与慈安太后的合作关系。慈安对政事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孩子和清宫里那些琐碎的父母,而这些恰恰是慈禧不感兴趣的。他们两个人各有长处,也有短处,只是相辅相成.
可慈安太后终究还是太过纯洁善良。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慈安太后突然猝死。死因不明。
在此之前,慈安太后身体健康,从未生过大病,也从未派太医诊脉。反倒是慈禧太后,自从光绪六年大病一场,一直卧病在床,不见好转。所以当太后去世的消息在宫中传出后,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慈禧太后出事了。
一些细节相继从宫中传出,令朝臣和太子大为震惊。
相传在慈安去世的那天下午,慈禧曾送来糕点。慈安太后喜欢吃甜食,尤其是刚出锅的蒸糖。这一天,慈禧太后的小厨精心制作了一块松饼,一出锅就送到慈安品尝。慈安太后很喜欢,吃了一大块。
慈安太后天黑不久就死了,太医被派来,开的药还没来得及煎就死了。
据说,慈安太后被慈禧太后的勤勉所感动。从光绪六年开始,慈禧太后就患有月经不调。最严重的时候,她下不了床,慈安太后只好单独召集军机。
可她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平时什么都听慈禧的,这时候却一个人,她觉得很为难。于是心中油然而生对慈禧的敬仰之情,觉得她来之不易。
一日,不料,她异想天开找到了慈禧,弃她左右,姐妹二人在深宫敞开心扉。她拿出当年咸丰帝写给她的信给她看,然后告诉她心里想要什么,姐姐,这些年你真是辛苦了,大兴帝留下的基业,我们姐妹都经营好了变成今天的样子。看样子,对得起他。
她对慈禧非常不满。比如他对付小舅子以欣,虐待儿媳妇阿鲁特等等。只是,在儿子死后的这两年,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如此卖力,竟让大兴帝的心思被冲昏了头脑,实在是太可笑了。于是她把命书放在蜡烛上烧掉了。
慈禧非常腼腆,好像偷了东西一样,当场被抓了。敢于感慨,过去这么长的时间,人家没有我这么有见识,我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以为人家害怕。
这是一个巨大的手柄。如今被慈安太后揭穿,就如同捧在手心一般。这辈子,她都不会想在她面前抬起头来。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不得不做出决定。
结果,慈安太后英年早逝。清宫迎来了慈禧太后霸道张扬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