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易县清西陵的主陵,雍正的泰陵妃园寝中,第二排宝顶左首第一位的下面,葬着雍正一位颇为神秘的妃子,她曾以官女子的身份被雍正宠幸,后封至常在。雍正的驾崩,让她早早地成了寡妇,以致守了三十多年的空房,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大清官员的不作为,她死后七年才被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常在的人生世界。
1、选入深宫的官女子
关于马常在的出身,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像马常在这种低级妃嫔,一般都是宫女出身,也就是说,马常在应该是来自内务府的上三旗包衣,这些包衣女子只要到了13岁,就会参加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那些条件较好的就会被选入宫中,一般是充任宫女,相貌好的、懂事乖巧的会服侍那些高主位妃子,剩下的只能做一些端茶倒水、打扫宫殿、洗衣做饭之类的粗活了。
当然,还有一些运气爆棚的宫女,会被引荐给皇帝,皇帝临幸后,她们身份就发生了变化,由奴才变成主子,成为皇帝的妃嫔,即使她是一名答应,也是主子。
我们可以看一下雍正初年(雍正三年)的后宫妃嫔,嫔位以上的有皇后、贵妃、齐妃、熹妃、懋嫔与裕嫔,嫔位以下的有
老贵人、海常在、郭常在、云惠、兰英、吉官。
此时的后宫还不见马常在的身影,这说明马常在还没有入宫。
到了雍正七年正月,嫔位以下的妃嫔如下:老贵人下官女子五人、郭贵人下官女子四人、常常在下官女子四人、海常在下官女子四人、苏答应下官女子三人、启祥宫官女子二人、云惠下官女子一人、兰英下官女子一人、吉官下官女子一人。
在这份宫廷档案中,其他妃嫔身份确定,只有启祥宫官女子二人不明确,而这一年的七月份,马常在就被封为答应,称马答应,因此,推测马常在有可能是启祥宫官女子二人中的一位,也就是说,她是官女子出身。
可能有人对官女子这个身份不太熟悉,其实,所谓的官女子就是宫女,她们会服侍某位妃嫔。但如果在官女子的前面加上某个寝宫的名称,如启祥宫官女子,这就不一样了,这表示,这些官女子不再是服侍妃嫔的宫女了,而是皇帝的女人,只是皇帝还没有对她们进行册封而已。
2、荣封马常在
雍正七年到雍正八年之间,应该是马常在比较得宠的阶段,当时的马常在不过是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女,长得如花似玉、含苞待放,皇帝自然对这些初入宫廷的少女具有十足的新鲜感,宠幸得自然就多了一些,宠幸多了,皇帝高兴了,就会晋升她们的名位。
比如说马常在在雍正七年初,还只是一名官女子,但到了七月份,就被封为答应,第二年的年初,即雍正八年正月,马常在再次获得晋升,被封为常在。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正在马常在春风得意之时,前朝却出现了一些大变故,先是和硕怡亲王胤祥去世,随后雍正皇帝便生了一场大病。而且,雍正的这次病情持续时间长,非常严重,以致于他都对后事作了安排。
不过,上天的眷顾,还是让雍正躲过一劫,到了雍正九年的深秋,他的病情逐渐好转,慢慢地痊愈起来。
但是,马常在已经失去了争宠的绝佳时机,大病初愈的雍正早就忘记了身边这个出身卑微的常在,而是有了其他宠爱的女子,她就是后来的谦妃刘氏,即圆明园阿哥弘曕的生母。
3、死后七年才被发现
没几年的工夫,雍正帝便离开了人世,就这样,才二十岁左右的马常在便成了一名寡妇,她被安排到寿康宫居住,每年能拿到五十两的例银,身边也有三个官女子伺候。
不过,此后年纪轻轻的马常在就要与这些太妃们相伴终老了,想到这些,马常在心中可以说是充满了无助与迷茫,但这就是她的命运,从她被皇帝看中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就这样,马常在在后宫度过了三十三个春秋,于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十一日离开了人世,估计年龄应该在53岁左右。
一般来说,像马常在这样的妃嫔,死后在办完丧事后,其彩棺会被暂时安置在殡宫(田村殡宫),等过个一两年,再被葬入妃园寝。可不知为何,或许是由于官员疏忽,一直到乾隆四十年,马常在的彩棺仍然在田村殡宫搁置,这显然不符合宫规。
此事随后被乾隆发现了,乾隆对此非常生气,雷霆大怒,对这些官员的不作为感到不满,于是便狠狠地处罚了相关人等,随后立刻下令将马常在的彩棺葬入雍正的泰陵妃园寝,马常在也得以入土为安。
子辰说:
在大清后宫,像马常在这样的低级妃嫔,数量是非常多的,她们大多是出身卑微的包衣女子,因受到皇帝宠幸成为小主。但由于她们没有母家背景,抑或是缺乏争宠的手段,还是没能更进一步,成为高位妃嫔,当然,如果她们能够为皇帝生下个一男半女,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宫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