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一个著名的人物,以一介女流之身执掌了大清近半个世纪,她的手段和能力还是有的,但基本上都用于了内斗。
咸丰1861年病死,在临终前曾任命了
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
。这八人里有文有武,有汉有满,看起来搭配非常合理。
但与此同时,
他把“御赏”印章给了慈安,将“同道堂”印章给了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往好了说这是制衡,大臣与后宫势均力敌,从而保障皇权。但另一个方面其实就是让各方争斗,如果出现了极其强势的一方,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独大,皇帝成傀儡
。
很不幸,咸丰后宫中的两位佳人都是强势的人。
慈安、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等人发动辛酉政变,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被杀,载垣、端华被赐自尽,其余五人也全都被罢官。可怜那八人在官场摸爬打滚一辈子,最后输给了两个女人。
此后慈安与慈禧开始“垂帘听政”,不过慈安的权力欲望不大,很少插手政事,所以军政大权就逐渐掌握在了慈禧手里。
虽然对外是一团糟,但对内慈禧的统治是相当稳固,这几十年里内乱就没有断过,捻军也好,太平天国也好,在她当政期间基本都被摆平了;朝中辈出的牛人,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她在世时也都非常老实。
即便是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被迫出逃的路上,依然牢牢地掌控着大清政权,这一点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那么慈禧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主要在于她这两大王牌。
一、善于联合关键人物,步步为营
在咸丰死后,慈禧与慈安都不甘任几位大臣摆布,但凭她们是无法斗得过“赞襄政务大臣”组合的,所以只能借势。从哪里借呢?她们先把目光放在了朝中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
以及
军机大臣瓜尔佳·文祥
的身上。
奕訢是咸丰的弟弟,从小就有贤名,有贤名没关系,但偏偏咸丰很平庸。想必在咸丰的成长道路上,没少听人夸弟弟,在他心里难免就会生出一种感觉:都是一个爹生的,为啥你就聪明我就普通?
等咸丰登上皇位后,对于这样一个被群臣夸的弟弟,自然会心中猜忌,所以他重用肃顺等人,有意地让这些臣子排挤奕訢。奕訢不敢对咸丰怎么样,但心里肯定是对肃顺等人恨之入骨。
文祥本来也很受咸丰器重,他是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但是他与肃顺等人有矛盾,英法联军侵华咸丰逃亡承德时,
文祥和奕訢被命令留在北京与洋人议和
。
这时谁都不知道洋人所求是什么,万一洋人不接受议和,那文祥和奕訢还会被当作首犯给抓起来,所以这两人被留下来心里一定会有怨恨。
再加上咸丰留下的八名辅政大臣中有四人是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一共也才五人,被排挤的文祥自然选择了站在两宫太后这一边。
两个后宫女子、一个被排挤的大臣、一个靠边站的王爷,看起来还是无法与如日中天的辅政大臣相斗,
但是慈禧很聪明地看出了关键所在,事成与否主要看兵部侍郎瓜尔佳·胜保
。
胜保虽然只是侍郎,但他从1856年开始负责镇压捻军,手里掌握着清朝大部分军权,他曾经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激战还受了炮伤,对于逃跑的肃顺等人心里是鄙夷的,所以加入了留守的奕訢集团。
任何一个时代有兵才能笑到最后,所以咸丰的遗命还没热乎,就被人推翻了。
斗倒了外敌,双方瓜分胜利果实。在奕訢的授意下,胜保奏请
“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亲王辅政”
,于是就形成了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格局,暂时稳定了下来。不过太后毕竟处于深宫,加上女眷的身份多被轻视,所以奕訢隐隐成为清廷的执政者。
权力的天平渐渐倾斜,慈安倒没感觉有什么,但掌控欲极强的慈禧就开始不安了,她的心里最大的敌人也由赞襄政务大臣变成了恭亲王奕訢。
奕訢掌握了朝政以及外交大权,看起来是无法斗得过,慈禧也没有直接争锋相对,而是通过联合几方慢慢削弱奕訢。
因为与西方人打过交道,奕訢很明白靠一个腐朽落后的大清是无法反抗的,所以极力推行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这些举措对中国来说是好事,不过朝中也有反对力量,比如
乌齐格里·倭仁
等顽固保守派认为
学习西方就是误入歧途,长此以往会“变夏为夷”,以至于亡国灭种。
倭仁这些人虽然没多大实权,但却是当时不少读书人的代表,声势比较大,这是慈禧拉拢的其中一方。
而且奕訢是满清皇族,他推行洋务运动本质是为保全皇室的权力,所以他也主张打压、削弱地方豪强,这样就引起了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湘淮势力的不满,又给了慈禧机会。
声势有了,实力也有了,慈禧就开始发难,暗中支持顽固保守派向奕訢施压,使得奕訢答应西方列强的一些事情无法做到,无法满足列强的要求,列强也开始对奕訢不满。
最绝的是,
奕訢的根基在于皇室宗亲,慈禧就提拔惇亲王奕誴、醇郡王奕譞来釜底抽薪,使得皇室宗亲也各怀心思,没有全力支持奕訢。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奕訢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在1865年3月初五,一个毫不起眼的编修弹劾奕訢揽权纳贿徇私骄盈,7天后奕訢就被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
奕訢之后,靠着平定太平天国而崛起的曾国藩及其背后的湘军,又成了慈禧的心头大患。
如果湘军是铁板一块,那大清估计要提前灭亡,慈禧便拉拢了左宗棠,扶持了李鸿章创立淮军,让湘军不得已走向了裁军之路。在曾国藩后李鸿章强大起来了,慈禧又扶持起张之洞。
总之,慈禧极为老辣,没有胜机绝不出手,通过步步蚕食掌握局势。等到要出手时绝不含糊,机敏果断,将一众人杰都玩弄于鼓掌之中。
二、垂帘听政,站在权力的制高点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除了明目张胆地造反,基本上都会对皇权恭敬。咸丰死后,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是为同治皇帝。慈禧是同治的生母,有这层身份在她能够代行皇帝职权,这直接让慈禧站在了权力的制高点。
即便大家都知道圣旨或许是慈禧下的,但圣旨在,不听就是造反,谁敢不听?一些人为了得到权力也就自动向慈禧靠拢了。
不过垂帘听政也是有时限的,毕竟同治也在长大,然而在十来年的时间里,慈禧羽翼已经丰满。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但慈禧硬是拖到了儿子18岁才让他亲政,即便名义上亲政了,权力还是在慈禧手中。同治19岁就身死,跟心中的抑郁也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自己的亲儿子,慈禧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儿子死了不要紧,麻烦的是该如何继续巩固自己。如果是其他宗亲来当皇帝,慈禧就没理由继续掌控权力中枢,所以她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慈禧在同治驾崩后的御前会议上,钦点了年仅4岁的载湉为帝。
这个人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皇帝是同治的侄子辈,那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这个身份自然无法再垂帘听政;而如果皇帝是同治的成年同辈,那慈禧就自动失去了理政之权。
所以载湉对慈禧来说,是再也合适不过的皇帝人选,年纪小好控制,与同治载淳是同辈,慈禧也能当他的“母亲”,继续垂帘听政。
唯一的麻烦是大清皇位从来没有出现过兄终弟及的情况,让载湉登基有违祖训,但此时皇室宗亲里最大的实权人物是醇亲王奕譞,此人就是慈禧扶持起来的,对于慈禧的决定没发表任何意见。宗亲领袖都如此,其他人更不可能去触霉头。
因此载湉顺利继位,是为光绪,慈禧又得到了数十年的权力延续。
靠着这两张王牌,慈禧的地位无比稳固,其实客观地说,她的手段确实炉火纯青,若是在时间更远的古代,她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执政者,奈何晚清的时局不比往昔,她再只顾自身权力,害的却是整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