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考古:契丹为何也爱做木乃伊?从人称“腊肉皇帝”的耶律德光说起

考古:契丹为何也爱做木乃伊?从人称“腊肉皇帝”的耶律德光说起

导言:说起木乃伊我们并不陌生,实际上在辽代其实也有类似的习俗,但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却是为了模拟高僧真身的保存方法,达到佛教活动“涅槃”的终极关怀!

01

契丹之葬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更何况还是不同民族之间,而辽代对于尸体的处理方式,其实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从

抛之荒野到精心保护

,那么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

《旧唐书》中也肯定了这种做法:“

其俗死者不得做冢墓,以马驾车送入大山,置之树上,亦无服纪

”。作为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显然认为让尸体回归大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宿,基本上是没有所谓的“丧葬礼仪”的。

其风俗与奚、靺鞨颇同

”,而这种树葬的做法在契丹建国之后,就不复见于文献记载,即便是考古发现中也没有了树葬的痕迹。

代之而起的是契丹人形成的一套另类的尸体保存方式,这就是

先将其做成木乃伊、然后用金属网络覆盖全身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要数辽太宗耶律德光。

02

帝羓为何

帝羓,是辽太宗耶律德光身后的绰号,为何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还要从“儿皇帝”石敬瑭说起。当时石敬瑭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不仅每年献帛30万匹,还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自己也甘认耶律德光为义父,从而建立了后晋小朝廷。

《旧五代史·契丹传》:“契丹人剖其尸,摘去肠胃,浇以盐,载运而去,汉人呼为帝羓”

因为当时的腊肉叫做“羓”,于是新、旧《五代史》均猎奇的将辽太宗称为“帝羓”,简单说就是“皇帝牌腊肉”(木乃伊皇帝)的意思,汉人见契丹人用做腊肉的方法对待君主遗体,非常惊讶,认为是狼狈逃窜时为保存尸体的无奈之举。

“其富贵人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03

究竟涅槃

如果回溯起佛教的丧葬习俗,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禅宗祖师崇拜的兴起,以及密宗宣扬的所谓“即身成佛”的信仰流行,出现了很多高僧死后肉身不坏的传说,而这些高僧寂灭后的遗体,也开始被称为“真容”。

众所周知,辽代终其一朝都以佛教为国教,两百多年之间,契丹皇族和高级僧侣不惜耗费巨资,建造了数量不可胜计的佛教寺院以及佛塔,而佛教教义中这种象征了佛教最高境界“涅槃”的不灭法身,也自然成为契丹人模仿并追随的潮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尸体,做法,木乃伊,契丹,佛教,皇帝,人称,耶律德光,处理方式,腊肉,观点评论,尸体,契丹,契丹人,辽太宗,耶律德光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尸体,做法,木乃伊,契丹,佛教,皇帝,人称,耶律德光,处理方式,腊肉,观点评论,尸体,契丹,契丹人,辽太宗,耶律德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尸体,做法,木乃伊,契丹,佛教,皇帝,人称,耶律德光,处理方式,腊肉,观点评论,尸体,契丹,契丹人,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