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抽过大烟,调戏过妇女,却被后人尊为半个圣人,曾国藩好在哪儿?

抽过大烟,调戏过妇女,却被后人尊为半个圣人,曾国藩好在哪儿?

一直以来,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都褒贬不一,有人拼命尊他为圣贤,说“做人要学曾国藩”,有人直接骂他是汉奸,是刽子手。

作为近代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到底该视为做人的偶像,还是民族的罪人?

孔子曾告诫过我们,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一面是《曾国藩家书》里,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了修身、齐家、治学、用人等方面的真知良言,尽显了曾国藩一派励志的正能量。

一面是他攻破九江时,他带领湘军屠城,“ 号叫之声惨不可闻,自卯至午,歼除净尽。尸骸堆积,流水腥红”的场景,剿杀无辜百姓的事实,让人感到其何其残忍无情。

强烈的反差,让曾国藩这个人物显得更加复杂、莫测

在历史的七嘴八舌里,我们该学他,还是贬他?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1.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他的祖先世代务农,在曾国藩之前,曾家不曾有过光耀门楣的读书人。

到了祖父曾玉屏这一代,祖父的勤劳肯干颇善经营,将家业慢慢发展起来。

为培养出人才,在曾国藩父亲小时,祖父就请老秀才教他读书写字。

可惜曾家的基因似乎太平庸,曾父背书背不好,写文章也写不漂亮,祖父简直恨铁不成钢。

曾国藩出生时,他父亲还只是一个童生。祖父只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重金聘请名家来为曾国藩授课,送曾国藩去湖南著名的学府岳麓书院求学。

曾国藩虽然继承了父亲曾麟书坚持不懈的钻劲儿(父亲连续考16年都没考上秀才),他也同样传袭了父亲的愚钝资质。一个坊间趣闻可以说明。

一天晚上,曾国藩正在背《岳阳楼记》,有个贼躲在他家房梁上,想等曾国藩睡后下来偷东西。贼耐心地等啊等,结果睡了两觉,曾国藩还没背熟。

眼看天就要亮了,他终于受不了,跳下来指着曾国藩破口大骂:

“就你这个脑子,你还读书啊?还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

小贼当曾国藩面,流畅地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后,甩手扬长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曾国藩。

也许培养一个人才,真的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好在曾国藩24岁参加湖南乡试时,很顺利地中了举人。又经过三年的积累,两次的会试,1838年,曾国藩终于没让家人失望,被赐同进士出身,这一年他已27岁。

不管怎样,这个成绩对曾家来说,能让他的父辈们彻底扬眉吐气。

随后曾国藩因不卑不亢的态度,回答问题条理而清晰,在“朝考”中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饮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上了他的仕途。

曾国藩该是块从政的料子。拜年时当着穆彰阿的面,纵谈天下局势,使穆彰阿的频频点头称许。

穆彰阿是谁?

曾国藩考进士时的主考老师,更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识时务的曾国藩,趁机口称他为恩师,这下算是找到了靠山。

穆彰阿是鸦片战争中著名的投降派,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有好有坏,但无论怎样,曾国藩的仕途起飞,从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小官,升迁到礼部侍郎的正二品大员,十年七迁,与穆彰阿的提携分不开。

看起来从一开始,曾国藩就是一个擅于表现,也擅于抓住机会,审时度势的人物。他的心机够深,深谙官场政治站队之道,投靠“穆党”,成就了他官运亨通的前途。

在这一条路上,曾国藩就像湘乡里飞出来的“凤凰男”,在京城终于谋求出了一条稳定的出路,能光宗耀祖了。

不过,春风得意的曾国藩,不忘时时向家里传书, “天地间推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要低调,低调!

2.

倒霉的咸丰皇帝登基不久,太平天国运动就爆发了,这也预示着,曾国藩从政12年顺风顺水的好日子,到头了。

咸丰在位期间,是曾国藩政治生涯最艰难的11年。 “学在苦中求”,这不过是曾国藩官场历练的开始。

1850年3月,上任才11天的新皇帝为表现圣君的气度,号令大臣都上疏提意见。

年近不惑的曾国藩有些飘了,他信以为真,提了一堆建议,咸丰都是“写得好,已阅”,然而就放一边不管不问。

这下把曾国藩气坏了,这不耍人嘛?明显在敷衍他。他看清了这个20来岁皇帝的面目了,原来只是做做样子,不是想办实事!

曾国藩也是有脾气的,于是他写了一封怼咸丰皇帝的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把咸丰气得差点把他抓了。

这,这还了得?挑衅,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虽然咸丰帝最后听从了祁姓大臣的马屁:“这是‘主圣臣直’呀!皇上”,没有当即办曾国藩,还不得不在朝堂上夸曾国藩“直言进谏”。

但这个梁子算是结下,敢于不尊重皇帝,挑战皇帝的权威,这得记恨一辈子的!从此在咸丰帝心中,埋下了对曾国藩的偏见和忌惮。

后来曾国藩奉旨办团练,组建湘勇,从太平军手中夺回了武昌。当曾国藩接到了封官的圣旨,咸丰封他为湖北巡抚那一刻,他又惊又喜。

没想到,缺乏主见的咸丰听了大臣的怂恿,担心曾国藩一旦兵权太大,万一有逆反之心......

根本不顾忌自己还是个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把封官又取消了,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

到嘴的鸭子飞走了! 这能不窝气吗?曾国藩只好忍。“以耐劳忍气为要”

这一年1854年,对读书出身的曾国藩来说,带兵打仗前所未有的压力,两度欲自杀而未遂。却还得不到皇帝的“芳心”,确实难!

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趁机写信给咸丰谈判,要皇帝封他江西巡抚,给他一个实质性的权力,历数在江西督办军务的难处,无军权、无政权、无饮差大臣之衡,处处受地方督抚的排挤。

明确表示没官就干不了,明里暗里有胁迫之意, “看还有没有能镇压太平军的人物。”

咸丰年轻气盛,不仅不给他官,还又把他批了一顿。

第二回合,曾国藩直说写: “江西的事我不管了”。

咸丰也很干脆: “知道了。”

两人扛上了。

在湖南老家呆了一年之后,曾国藩不得不窝居在家,自我反省,揣度皇帝的心思。几度和咸丰皇帝较量后,曾国藩不得认清现实。

这段时间,他情绪低落,脾气变坏,也痛悔不已,一切发展在他意料之外。

沉重的打击面前,曾国藩开始从自身找原因。一味蛮干,不懂通融,有时又太过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好再转机终于来了,当石达开率二十万大军攻浙江时,咸丰面临无兵可调,无将可遣的境地。加之胡翼林、左宗棠的全力上奏,咸丰终于启用曾国藩,命他领兵援浙。

曾国藩等这个圣旨已等得太久,他又一次惊喜交加,这次二话不说,接到圣旨第三天,就匆忙踏上行程。

和朝堂上的站队“哲学"不同,湖南官场上受到排挤,在江西受到地方官员的权力扼制,从咸丰帝那尝到苦果,种种不如意,曾国藩开始反省自身问题,收敛自己的锋芒。

他开始谨慎,圆滑而老练。

总算,能耐住性子,一步稳扎稳打,加上擅识人、用人、育人的本领,为他剿灭太平军起到了极大作用。

3.

曾国藩的事业随着太平军的剿灭,达到了高潮。

他越来越明白,“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灭了太平天国后,坚持要裁撤湘军,解除了清廷对他的戒心。在后期,去剿捻军,和外国谈判,搞军工洋务,曾国藩成为晚清中兴权臣。

然而,曾国藩性格里始终有极端的一面,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一面是对自己,一面是对他人。

比如,作为传统的读书人,他秉承的是绝对二元论的价值观。他认为,人只有圣贤和禽兽两种。

对自己特苛刻!

喜欢下围棋,误了事。好吧!把围棋收在看不见的地方。和同僚聊天,聊”看见谁家女眷谁长得好,谁长得风骚“。但一回到家,又开始反省,批判自己”简直是禽兽行径! “。无数次反省后,内心欲望还是难以减去。

有一次朋友带小妾,曾国藩一见很漂亮,结果忍不住调戏一番,因此后来还和朋友闹翻脸。这事后,又开始反省”我真不是人,朋友妻不可欺“呀!

最初曾国藩也抽过大烟,后来他感觉大烟不戒,于修性无益。于是花了两个月把烟给戒了。

这绝对是一个狠人。

可,他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同样狠。历史上曾国藩杀的无辜者不计其数。

初到湖南官场时,他就主张”乱世用重典“,实行的是铁血政策 。开办审案局,草营人命,半年内杀了200多人,大多数可能是冤死。

当时长沙百姓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曾剃头“,以此表达不满。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作为湘军首领,纵容士兵烧杀抢劫,屠城达三次之多:九江屠城、安庆屠城、天京屠城,数十万无辜军民死于湘军之手,连孩童都未能幸免。

这在历史战争上是罕见的!为什么曾国藩不放过无辜的人?

也许是他冷血谨慎的性格。

他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杀人没必要后悔,不过是强化自己的极端。

另一方面是其务实、现实的格局,事情只做对自己有利的,而不顾忌天理、人道。

他执意认为杀人作为是无悔,是正理,他杀人最理直气壮。

” ......既然决定诛灭乱贼,就没有因多杀人而后悔的道理。 “

恰恰随着旧制度的覆灭,他的思想遭到了最彻底的否定。

作为擅于反省的人物,曾国藩为什么没有反省自身杀人过多呢?

也许他根本就不敢去反省这件事。

一旦承认错误,就会扰乱心神,而不敢行动。为了巩固自身和家族利益,曾国藩只想一杀到底。

毕竟,父母亲情,家族是曾国藩最重视的,只有家族观,而缺乏那种对世人的大爱和仁者之心,同情心,怜悯心。

最主要是,他杀人多并没有带给他什么坏处!而只有好处。

追本溯源,这种无情冷酷,务实功利的格局,和他的家族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毕竟,在曾国藩之前,他们家只是世代务农而已。

4.

为什么近年来曾国藩被很多人推崇?而且大多是绝对地美化他?吹捧他?

这和当今社会风扉的成功学,不无关系。

当一个资质普通平庸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论是什么方式或手段,能成功上位,成为国家最具权力的人物,这样一个过程是很励志的。

另一些人,不过是不明真相的跟风崇拜而已。

更有一些情况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把曾国藩“炒出来”,他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名人,而现代人需要他的名气来说事。

但我想,做人是不能完全学曾国藩。他本职工作做得好,平乱有功,但他作为一个人类,有很大的杀戮之过。

他自律、努力、成功,是职场官场的典范。他懂得人性,利用人性,克服人性,获得了功名利禄。可以学曾国藩的拼劲,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反省精神等等。

但不能忽略他所做过的事实。和那些历史伟人比,他缺少的是一颗人道主义心肠,没有远大的理想主义情怀,为天下苍生的情感。

他的一生,不过都是为了如何自保住,为了光耀门户,护住家族利益而已。

如果历史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文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咸丰,父亲,穆彰阿,人物,后人,妇女,曾国藩,皇帝,圣人,祖父,观点评论,咸丰,咸丰帝,穆彰阿,曾国藩,太平军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咸丰,父亲,穆彰阿,人物,后人,妇女,曾国藩,皇帝,圣人,祖父,观点评论,咸丰,咸丰帝,穆彰阿,曾国藩,太平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咸丰,父亲,穆彰阿,人物,后人,妇女,曾国藩,皇帝,圣人,祖父,观点评论,咸丰,咸丰帝,穆彰阿,曾国藩,太平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