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英国都是欧洲最大的老牌殖民国家,但英国殖民的方式跟法国截然不同。英国采取的是比较宽泛的殖民方式,只在殖民地区委任一个总督,其它事情都交给当地人,他们只管榨取当地的资源,对当地建设很少投入。而法国则把殖民地当作自己的家园去经营,对当地人进行奴化教育,推广法语,大事小事都要插手,还舍得对当地建设进行经济投入,表现好的人还可以成为法国国民,拥有法国国籍。
由于统治方式不同,在分手的时候的态度也不一样。英国比较开通,对待殖民地独立相对要洒脱,分手方式和比较体面,分手了还是朋友。
而法国的殖民地的独立都要大打出手才分手,再见已是陌生人,就像这几天闹得不可开交的当当“鲤鱼”之争。法国在越南独立的时候就打了好一阵子,最后灰头土脸撤了出去。法国跟阿尔及利亚也是打了八年才允许人家独立。
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历史更长,投入更多,法国上下已经把阿尔及利亚当成了第二个法兰西,所以在镇压独立运动的时候不惜血本,投入八十万军队,几乎是孤注一掷了,但最后还是重蹈覆辙,灰溜溜认输撤军。
法国是当时也是欧洲军事强国,为什么就打不过一个非洲国家的游击队呢?
一、法国在道义上处于不利地位。
法国对阿尔及利亚有百年的殖民史,投入不少精力和感情,这不假,但二战打响后,阿尔及利亚人民也很爱"国",他们的子弟纷纷参加法国军队保卫法国,这些阿尔及利亚小伙子们在战场上作战勇敢,比法国兵还能打,奋不顾身,英勇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戴高乐将军当初答应说如果你们帮法国打赢战争,法国就允许你们独立。可是法国独立后百废待兴,不但把人家独立的事一推再推,还加强了对阿尔及利亚的控制,阿尔及利亚人民对法国人的言而无信忍无可忍,这才揭竿而起。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法国的行为在二战后亚非拉独立热潮中显得倒行逆施,在国际上站不住脚,遭到了全世界的一致谴责。美国、苏联和我们都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在联合国推动通过决议要求法国撤兵。
在提供道义支持的同时,我们和苏联等国还对阿尔及利亚提供了物质支援,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取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国内反战呼声高涨。
刚开始的时候,法国人民也不甘心,是万众一心要阻止阿尔及利亚独立。但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前线士兵伤亡的急剧增加,消耗的战略物资也越来越多,法国国内对于战争要不要打下去就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再也不是铁板一块。
在法国人看来阿尔及利亚就是法国的一部分,但毕竟跟法国本土不一样,战争的持续进行已经伤害到了法国的经济,影响到了法国民众的生活。而即使打赢战争,阿尔及利亚的重建还要法国掏腰包,最要命的是医治阿尔及利亚的战争创伤,抚平人民心上的伤口,还需要更大的投入,耗费更多的财力、人力,这让法国不堪重负。
而且法国在越南打了那么久还是无功而返,让法国人有点害怕,没有必胜的信念,握不住的沙子何不扬了它?既然留不住人家的心,越早放手越好。国内反战声浪日益高涨,法国人民通过罢工、罢课和游行示威来表达反战诉求,让法国政府内外交困、战争不能再打下去。
三、阿尔及利亚独立武装的正确方针。
阿尔及利亚独立的主要武装力量——阿尔及利亚爱国者阵线在开始的时候跟法国军队打阵地战遭受重大损失,之后他们专门派人到东方学习游击战术,把部队化整为零打游击战。
与此同时,他们发动群众打人民战争,让法国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把法国侵略者打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法国将军恐惧地说,白天阿尔及利亚是法国的,晚上就成了游击队的天下。
就这样,在国际社会的声援下,在法国国内的反战声中,在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游击战打击下,1959年,法国政府认栽了。1962年,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放弃阿尔及利亚,承认它们的自决权,这场历时八年,伤亡几十万人的战争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