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从晚清到二战初期,德国为何一直对华友好?曾计划帮忙打造德械师

从晚清到二战初期,德国为何一直对华友好?曾计划帮忙打造德械师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作为轴心国成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伤害,我国人民对日本更是极度憎恨。不过有意思的是,相比于日本,我国对德国的反感度却要低很多。在子渊看来,其一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待所犯罪行的态度大相径庭,其二则是我国曾与德国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一直从清末持续到二战前期。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支联合军队的最高统帅就是德国伯爵阿尔弗雷德·格拉夫·冯·瓦德西。不过在此之后,中德两国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这并不是德国开始同中国友好,而是中国迅速成为德国军火设备的最大客户之一,德国犯不着和钱过不去。毕竟仅凭清朝当时的实力,要在短时间内自行制造先进武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只能从国外大量进口,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军工业发达的德国。

民国初期,德国军备在中国市场更是大受青睐,曾经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到20世纪40年代,德国输入中国的军火数量达到历史顶峰。事实上,国民政府与德国合作颇深,关系十分密切,德国甚至计划帮中国建设80个高配德械师,不过由于盟友日本的反对,最终只能终止合作。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德国愿意费这么多力气来帮助中国发展呢?

首先这对德国自身有益,也是最关键原因。一战结束后,各参战国国签订《凡尔赛和约》,这一条约给德国各方面的发展都造成明显阻碍,德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慢慢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此时的中国虽是战胜国,然而整体状况依然糟糕,经济落后且实力弱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得拥有一支强大的近代化军队。对德国而言,中国所具有的巨大市场无疑能带来丰厚收益,以提振国内经济。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中方出资金,德国提供先进的军事工业和技术,开始了长期合作。

其次,由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的军事发展也面临困难,许多先进军事技术无法试验应用,大量专业人才长期闲置,这无疑是极大的浪费。通过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的方式,德国不仅可以派遣本国军事人才到中国试验新的军事技术,还可以争取大量外汇。对中德双方而言,这都是一笔划算的交易。随着合作增多,无论是两国政府还是民间百姓,关于对方的了解都日益加深,感情也逐渐深厚,因此也就有了中德两国关系良好的基础。

不过尽管两国之间的利益羁绊很深,但是这一切都在二战爆发后发生变化。由于德国选择了法西斯侵略之路,而中国依旧坚守和平,因此两国关系自然越行越远。再加上“七七事变”爆发,中日关系迅速恶化,德国作为日本盟友,自然要和日本站在同一立场,所以断绝了所有对华援助。直到二战结束,两国之间再也没有什么交易往来。

参考资料:

《列国志:德国》《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中德,技术,二战,实力,中国,日本,曾计划,德国,合作,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国,中德,技术,二战,实力,中国,日本,曾计划,德国,合作,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国,中德,技术,二战,实力,中国,日本,曾计划,德国,合作,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