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雍正王朝:追比欠款和审理冤案,邬思道为何给雍正完全相反的建议

雍正王朝:追比欠款和审理冤案,邬思道为何给雍正完全相反的建议

《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是雍正最为倚重的幕僚和智囊,并且他也是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中实现“弯道超车”,顺利登上皇位的重要功臣。纵观整部电视剧,邬思道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非常准确的把握康熙内心的真实想法,为雍正制定一整套最为有利的策略和建议,使得雍正的每一次都能很好迎合康熙,从而不断赢得康熙对其的好感与信任,最终得以成功继承皇位。

而这一点,在“追比户部欠款”以及“审理刑部冤案”这两件事情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两件事情,看似都是为在康熙排忧解难,昭显为人臣、为人子的孝心,但邬思道却给了雍正截然不同的建议,可不管是让雍正接下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还是让雍正坚决拒绝审理刑部冤案,邬思道要做的只是为了让雍正的“利益最大化”。

追比户部欠款,牵涉太子胤礽并不深,邬思道便建议雍正接下。

按照邬思道的分析,他将拖欠户部欠款的官员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是因为生活所迫主动借款的。

这一点非常符合历史实际,而且也是清朝前中期一个普遍现象。由于清朝时期官员的俸禄普遍较低,如果真的不去贪赃枉法,仅靠俸银确实难以维系生活,因而只能靠挪借户部银两度日。当然,也有像隆科多这样没有官职的八旗贵族子弟,因为缺少了收入来源,只能去挪借银两。

第二类,就是通过挪借国库银两来中饱私囊的。

在这之后被康熙皇帝罢官夺职的桑佩、图伦升、郑元芳等人便是如此,他们借取国库银两挪作他用,从而赚取了巨额的回报,这些人其实也不在少数。

第三类,则是为了避免遭受同僚的排挤,进而通过借款纳一个“投名状”。

由于朝中挪借户部存银已然成为了风气,如果不去挪借便被视为自视清高,而遭人另眼相看,于是许多官员便在本可以不用借取银两的情况下还要如此,为了就是迎合官场风气,老状元陈文胜便是其中的代表。

对于追比户部欠款,康熙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黄河流域遭灾,国库却拿不出钱来赈灾,可以说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康熙才让雍正前往江南地区,向盐商富户们借钱,才最终渡过了这场危机,这也足可见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为了更好的推动追比欠款的完成,康熙从一开始拿出一个亲王爵位作为奖励,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他还对自己的老功臣魏东亭的被逼自尽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自掏腰包为三阿哥胤祉以及一些功勋老臣还账,这些都在表明康熙想要国库快速充盈起来的决心。

而正是感觉到了康熙如此坚决的态度,邬思道才会让雍正放下“得罪人”的顾虑,全力应下这份差事,不管是最终的结局如何,如此奋不顾身、舍利为义的举动局足以让康熙为之感动。

当然,邬思道让雍正答应康熙,接下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这件事情并没有过分的牵涉太子胤礽。

一方面,虽然胤礽是“欠债大户”,但所有的欠款都不是出自他的名下,而是由他的心腹大臣代为借取。尽管外人心知肚明,可未必真的敢对此进行深究,把责任归咎于胤礽头上,况且,关键时刻胤礽还可以通过“弃车保帅”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名望与地位。

另一方面,胤礽的欠款既不是用来谋利以中饱私囊,更加不是行其他悖逆之事,这些银两只是为了满足他奢靡的生活所需,所以充其量也仅仅是“作风问题”,即便是康熙也不会对此过分的上纲上线。

而实际上,康熙在这个时候也在极力保全太子胤礽的权威,以至于他明知道胤礽为了还清户部欠款而卖官鬻爵,他也选择了默许。而这些也更加说明,康熙当前最为看重的就是国库的存银能够被如数归还,胤礽的问题与之相比都已经是不足为重的。

由此可见,邬思道让雍正接下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康熙的最终想法和目的,从而让康熙与雍正之间能够迅速的建立同理心。

审理刑部冤案,就是在直接挑战太子胤礽,“危险性”太高了。

刑部出现了“以钱买命”的荒唐案件,太子胤礽确实是难辞其咎。

首先,胤礽管着刑部,并且是代表康熙来勾决人犯的,可他却在没有经过任何核查的情况下,就决定将张五哥处斩,这本就是他在工作上的重大失误,堪称草菅人命,这份责任必须是要由胤礽来承担的。

其次,胤礽管理着刑部的同时,也管理着整个国家的司法系统,而出现了如此的弊案,无疑说明了从府道州县各级官吏、到地方督抚、再到刑部堂官,是何等的腐败与渎职,胤礽要对此承担用人不当、监察不力的责任。

这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胤礽已经触及到了皇权统治的根本,而这也是康熙为何如此重视,并且对胤礽极度不满的原因所在。

然而,此时康熙的内心之中又是极为复杂和矛盾的。

他希望给予胤礽应有的惩治,让他明白自己的过错,但是却只能将胤礽“打疼”却不能将他彻底“打死”,除了康熙为了培养胤礽已经付出了半生心血外,更是在于康熙也担心因为胤礽的被废而引发皇子的夺嫡之争。

而这也正如邬思道所说:

“太子毕竟是四十年的太子,所谓名分早点,盘根错节。无论是谁,扳倒了太子,他都将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最终也将不容于皇上。”

如果太子胤礽真的因为这件事情而倒台,那么康熙对于这个“始作俑者”的愤恨程度将远超过胤礽。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涉事的任伯安、任季安、刘八女等人,都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期间必然牵扯“八爷党”的利益,而胤禩等人的手段也是雍正和邬思道所心知肚明的,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利用此事将胤礽彻底扳倒,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出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邬思道才会建议雍正远离其中,实际上便是对于雍正的一种保护,为的就是不要让雍正成为矛盾的中心与焦点,更加不被康熙所记恨,进而能够实现明哲保身,而不是“引火烧身”。

最终,雍正也是听从的邬思道的建议,并且通过让自己感染风寒这样一出“苦肉计”,在让自己成功辞掉这项差事的同时,也没有遭受到康熙以及太子胤礽的怀疑,从而实现了全身而退。

从两件事情的最终结果来看,雍正无疑是最终的赢家。

雍正追比户部欠款,由于太子胤礽提出了分两年还清的方案,使得雍正此前的强势追讨变为了无疾而终,同时雍正也被康熙评价为“以聪明自诩”,并且还被罚去了一年的俸禄。然而,这仅仅是对于雍正办事方法的不满,至于雍正的态度以及雍正本人的行事风格,康熙还是予以了充分的认可,不然在此之后,康熙不会依旧对雍正加以重用。

而反观审理刑部冤案的八阿哥胤禩,虽然通过“诱审肖国兴”拿到了太子胤礽的一系列罪证,加上他也连夜将此交到康熙手中,表现出了一份“大局观”,让康熙颇为满意,随即晋封其为廉郡王,可当康熙知道一切的真相的时候,则立马大骂胤禩是“其心可诛”。而实际上,胤禩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因为其险恶的用心以及做事的不择手段,被康熙彻底排除在了继位候选人的名单之外,就此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至于太子胤礽,追比户部欠款时,他本就是欠款大户,而他为了填补亏空,进而用到卖官鬻爵的方式,这本就让康熙极为不满。更为致命的是,他提出的分两年还清欠款的方案让康熙此前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对此康熙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而之后又紧跟着爆出了“刑部冤案”,这更加增加了康熙对于胤礽的愤恨之情,最终导致了两人矛盾的不断激化,胤礽也遭到了康熙的废黜。

到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邬思道的高明之处。

对于“追比户部欠款”,康熙要的是国库充盈,以维系国家的安危,越是能够得罪人,康熙越是喜欢,因为这样可以取得最好的成效。而对于“审理刑部冤案”,康熙希望的是以此教育、警告太子胤礽,使其能够警醒,并不希望矛盾扩大化,所以事情的触及面越小越好,但这个度确实太难把握了,稍微有点不注意,就有可能牵涉太深,从而让彻底的波及到胤礽,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邬思道则恰恰看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看到的康熙内心的根本想法,所以才会对这两件事情上,给出截然不同的建议,从而帮助雍正赢得了康熙的好感与信任,并且迅速在“九子夺嫡”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优势。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欠款,雍正,康熙,邬思道,国库,王朝,银两,刑部,户部,冤案,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欠款,雍正,康熙,邬思道,国库,王朝,银两,刑部,户部,冤案,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欠款,雍正,康熙,邬思道,国库,王朝,银两,刑部,户部,冤案,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