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福克兰群岛)
香港、马岛、直布罗陀,他们仨算得上是难兄难弟,曾经的他们发展得好好的,在一夜之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都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这真是脸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这么多年过去了,香港也早和他们挥手说再见,重新回归了祖国的怀抱,但马岛和直布罗陀却只有羡慕的份儿,同样都是被英国殖民,为什么这两地方一直收不回来?
直布罗陀角
这三个地方在曾经都被英国列强给盯上了,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他最巅峰的那段时间,想要把一个地方占为己有,那绝对是分分钟的事情,其他国家要是敢反抗的话,他直接几个大逼兜就上脸了,真的是一点儿都不讲武德。
当时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也让英国盯上了我国这块肥肉,直接使用暴力手段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这也让当时的我们生活非常困难,只能看其他人的脸色行事,每天不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就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路上。在这些屈辱条约当中,我国就把香港岛以及九龙半岛给割让了出去。
当时的英国把这里占领之后,那真的是当宝贝一样对待,因为香港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都非常重要,想要他还给我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老天似乎看不惯英国就在他最巅峰的时期直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也让英国挡着都中枪,它的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曾经那个嚣张到不能再嚣张的日不落帝国开始没落,军事实力直接从天上掉到地下。
之前是别人讨好他,现在别人不欺负他都算好的了,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为了保持国家的运行,甚至还把当时当成宝贝的军舰给拆除了,只是为了能省下一些维修费用,真是倒霉妈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见过惨的,没见过这么惨的。
这个消息对我国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我国军事方面的能力就和开了挂一样,直接突飞猛涨,只要谁敢欺负我们,那我们就给他几个大逼兜。别看我国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但是在战争中也收获了不少的先进装备,军事实力是找不到任何毛病的,并且我国的科学家也一直在努力做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实现了弯道超车。
曾经的我们要看英国的脸色生活,但30年河东,30年河西,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当英国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英国在我们面前毫无优越感了,并且在1964年的时候,我们直接给英国上了一课,因为我们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直接把英国所有幻想都打破了,所以香港重新回归我国是必然的事情。
虽然说马岛是属于阿根廷的,但尴尬的是,最早登上马岛的这个人,他是英国的航海家,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在国际当中,关于领土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先发现这片领土,那这片领土就是属于谁的。所以啊,这也让英国格外的嚣张,认为这个地方就是属于自己的,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会轻易吐出来。
并且当时的阿根廷也是蠢蛋妈妈给蠢蛋开门蠢到家了,在没有理由把这块地方收回来的时候,它竟然想采取武力的办法。你在英国面前想要跳起来,英国肯定会给你几个大逼斗,别说是它不同意了,就连联合国都开始强烈谴责他。所以阿根廷在这方面一直处于劣势,想要收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直布罗陀的话,主要也是因为西班牙的实力不如英国,虽然英国的实力有所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拿捏西班牙还是绰绰有余的,西班牙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赢,没办法只能向英国低头,还有双方的利益牵扯,现在西班牙想要动用武力把这块领土给夺回来的话,那么也就是意味着他会成为整个西方国家的敌人,到时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的买卖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狭长半岛上,其北部与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区相接,东、西、南三面濒临地中海。直布罗陀半岛是直布罗陀海峡北岸的桥头堡,中南部朝向直布罗陀海峡,西临直布罗陀湾,易守难攻,战略位置重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直布罗陀概况
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狭长半岛上,犹如伸向地中海的一把匕首。直布罗陀南北长约4.6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面积大约6.54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公里。直布罗陀北部与西班牙陆地边界长是1.2公里。直布罗陀地形大部分是陡峭延绵石灰岩,包括426米高的直布罗陀岩石。其南端有两块台地,一块稍高的台地由远古时代的海浪冲积而成,海拔约90米-125米,被称为风磨台地,直布罗陀城即位于此。较低的欧罗巴台地,海拔15米——30米。
人口总数3万左右,其中直布罗陀当地人口约两万,英国人约5000,摩洛哥人约3000,还有印度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等。整个半岛分为东西两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海岸。直布罗陀人口密度之高位居世界前列,每平方公里达4530人。
直布罗陀属于典型地中海气候,夏天温和干燥,冬季湿润多雨,平均年温度约为22°C。在春季,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雾天气,笼罩了整个海峡,能见度很低,对船舶航行威胁大。
这里既无河流和泉水,也无耕地,居民所需蔬菜、粮食和淡水全靠外部供应。直布罗陀使用大型混凝土和天然岩石来收集淡水,直布罗陀工业与生活淡水由两个海水淡化厂补充:一个反渗透装置,在岩石内的隧道中建造,在摩尔北部有一个多级闪蒸蒸馏装置。
英国军方把持直布罗陀的经济,与海军造船厂提供大量的经济活动。然而,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估计仅占当地经济的7%。今天,直布罗陀的经济是由四个主要部门主导:金融服务、网上赌博、航运、旅游。
在本世纪初,许多出版商和网络游戏运营商,搬到直布罗陀,享受优惠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旅游业也是一个重要产业。直布罗陀是游轮的热门港口,吸引着西班牙度假胜地的游客。直布罗陀岩石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尤其是在西班牙南部海岸的英国游客和居民中。它也是一个受欢迎的购物目的地,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是免税的。
1967,直布罗陀制定了《公司(税务和特许)条例》(现为法令),规定对国际商业给予特别的税务处理。这是导致专业服务(如私人银行和自保保险管理)增长的因素之一。直布罗陀作为金融中心有几个积极的属性,包括普通法法律体系和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金融服务。图片
二、直布罗陀地缘
直布罗陀距海峡南岸的北非休达港仅十几公里,封锁海峡易如反掌。19世纪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一起发挥缩短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海运距离的作用,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航路上的重要一环。从波斯湾运载石油的船只必须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才能到达西欧和美国。因而,掌控直布罗陀意味着控制了西方国家的能源“生命线”。
二战期间,直布罗陀一直是英国海、空军的重要港口和机场。战争后期,盟军在北非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成功登陆,直布罗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直布罗陀海峡是美国海军和北约各国海军进出地中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各国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都在英国的掌控之中,英国本土虽然远离地中海,却可以凭借直布罗陀军事基地及时介入地中海地区事务。图片
直布罗陀海峡还具有重要的海洋学价值。海峡的海水分上下两层,200米以上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200米深处至海底,盐度更高的海水则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这种海水的交替流动对于地中海的气候、水文、生物资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值得开展海洋研究。
三、直布罗陀军事基地
英国在直布罗陀修建了海军和空军基地,其中包括一条军民两用机场跑道,还有一条35公里长的隧道,储藏了大量武器弹药。同时港内完善的后勤补给和舰船维修设备,为英国在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直布罗陀的防御体系由城墙、堡垒、炮台、弹药库、地下隧道和众多仓库构成,其防御设施主要集中在半岛北面与西班牙接壤的狭窄地峡、半岛西侧的城市及港口周边和半岛南端的海岸,而半岛东侧高耸的巨岩是要塞的天然屏障。这座高达426米的石灰岩山是直布罗陀要塞的核心所在,它为防御者提供了360度的环向视野,无论是西班牙境内的军队活动,还是海峡内的舰船往来都尽收眼底,而巨岩内部则是一座由连绵纵横的地道、仓库、屯兵洞构成的宏大迷宫。到20世纪60年代末,直布罗陀的地下隧道长度已经达到55公里。英国陆军元帅约翰·查普尔评价直布罗陀“可能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上最难夺取和防御工事最密集的地区”。
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英国不仅控制着陆地,同时还宣布对直布罗陀周边3海里的领海拥有主权。因此,地中海局势一旦有变,英国部署在直布罗陀海军即可迅速封锁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巨岩内有规模宏大隧道系统,内部有巨大空间。这座岩山一直被英国人用作防御工事,修建了复杂的地下出口与隧道系统。人们经常用“如直布罗陀岩山般固若金汤”来形容这一地区的军事基地,这些秘密军事设施由英国国防部管理,不对外人开放。由于崎岖的地形和占领者灵活的军事部署,直布罗陀岩山成为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
在近现代史上,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史紧密相关,可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如今的马岛,在“日不落帝国”的统治下,风平浪静,但又时常掀起波澜,而声称拥有其全部主权的阿根廷却只能“蜷缩”在角落,暗暗咒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归根结底还是“拳头”决定地位。
马尔维纳斯群岛(西班牙语,Islas Malvinas),英国称作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位于南美大陆东南的南大西洋水域(纬度约为52°S),距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海岸约500千米处(与英国本土相距超过1.3万千米)。马岛全境由大马尔维纳岛(西福克兰岛)、索莱达岛(东福克兰岛)以及上百个星散的小岛组成,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
马岛居民较少,仅有两三千人(大部分居住在索莱达岛),且绝大多数是英国人的后裔,通用语言是英语(阿根廷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首府阿根廷港(斯坦利港)是岛上唯一的城市,位于索莱达岛(东福克兰岛)的东岸。当地主要的出口货物是羊毛、皮革、油脂、鲸脂等,大部分的日用品依赖进口。
马尔维纳斯群岛,纬度较高,地形受冰川(侵蚀)作用显著,海岸线曲折(峡湾),沿岸多溺河谷形成的良港。岛屿内部地形复杂,而多丘陵(山地),(两个主要岛屿的)北部都具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最高峰尤斯伯恩山(Mount Usborne)达705米,河流短小且流速较缓。
在宽阔峡谷中流淌着许多小河,地表以下则储藏着大量泥炭(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由沼泽植物残体在多水厌氧环境下,再加上寒湿的气候条件,未完全分解堆积而成的。它既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又是丰富有机物质的集合体。故泥炭用途较多,如燃料、肥料等)。
注意,溺河谷又称“溺谷”,是因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淹没海滨的河谷或山谷形成的漏斗状入海口(喇叭形),多狭长海湾(水下保存有古河道)。溺谷沿垂直于海岸(山脉)出现,成因多与大陆冰川融化,海水入侵有关。其中,“溺谷型海岸”就是(基岩)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与半岛的海岸,与峡湾(深入内陆的海湾,名词源自挪威)关系密切。
马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凉、湿润且多雾,年均温在5.5℃左右,年降水量约为600毫米,其中阴雨日可达250天。由于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受“死亡西风”的影响,岛上不长树木,而绿草如茵(植物低矮、浓密)。因此,马岛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居民主要靠牧羊为生,沿海地区有渔业(野生捕捞,拥有捕鲸中心)。
马岛(及其附近)的陆地哺乳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原因(毒害、射杀,特别是为了避免其对人类畜养的绵羊造成威胁而捕杀)多已灭绝,只存有丰富的鸟类和海生哺乳类,如信天翁、企鹅、海象等。特别是当地的企鹅种类多样,遍地都是,企鹅成为了马岛的“原住民”。
其中,企鹅多以马岛为繁殖地的原因有:马岛年均温较低,是耐寒野生动物的天堂;远离大陆,人类活动密度小;岛上少天敌(捕食者),受干扰(威胁)小;附近海域鱼类及其它水产丰富,饵料充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近现代以前,马岛不过是荒无人烟的岛屿。也许最早到达这里的人类是阿根廷南部的原住民——“巴塔哥尼亚巨人”,但是他们并未在该群岛定居。1690年,英国人抵达该群岛,并以海军大臣福克兰的名字命名大马尔维纳岛和索莱达岛之间的海峡为“福克兰海峡”。不久,英国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
18世纪初,法国海员陆续到达该群岛,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人类定居点。1764年,法国著名航海家德·布干维尔,在索莱达岛(东岛)建立了一个港口,并以该船队在法国的起点港口圣马洛为名,起名为“马洛伊内斯群岛”,也就是后来西班牙语中“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名称来源。
法国占据索莱达岛后,英国殖民者随之而来,在大马尔维纳岛也建立了自己的据点。后来,西班牙援引“教皇子午线”的规定,开启夺取马岛的“不归路”。1770年,西班牙驱逐英国人后,占领马岛全境,统治达数十年之久。
注意,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梵蒂冈教廷)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非洲西海岸)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1里格合3海里,约为5.5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定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端。
该仲裁规定,“教皇子午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葡方不满自己没有得到美洲新大陆的福利),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北美的格陵兰岛(一半)和南美的巴西部分地区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1816年,西班牙殖民地——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即(现代的)阿根廷国家。独立后的阿根廷,宣称自己继承西班牙在该地区的殖民地,并拥有沿海岛屿的主权,其中就包括马尔维纳斯群岛。但是,好景不长,在1833年英国趁乱(或趁火打劫)重新占领马岛。不久,英国驱逐了岛上的阿根廷官员,并任命了自己的副总督。从此,马岛成为了世界上的“福克兰群岛”。
1965年,联大2065号决议提及了马岛问题:“……剔除各种殖民主义之夙愿,而福兰克群岛(马岛)即属此种形式之一。”但是,日落的大英帝国与“南美第一”阿根廷的矛盾仍在胶着状态,英国继续非法占领着马岛。直到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马岛战争”,最终占据主场优势的阿根廷“先下手遭殃”,反而被远途“奔忙”的英军打得落花流水。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有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毫无相关的人发生冲突,必定是利益在作祟,国家亦复如是。英国与阿根廷对一个群岛的争议,固然有主权归属问题,但更多的是与该群岛具备的战略地位和丰富(油气)资源有关。
20世纪初,(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未通航之前,麦哲伦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海上通道,而马岛则是扼守该海峡东部口岸的咽喉,来往麦哲伦海峡(或合恩角)船只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南大西洋通向太平洋的“钥匙”。
即使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后,马岛仍不失为一个险要之地——运河不能通行大吨位船只,麦哲伦海峡的地理作用不降反升。由于它处在南大西洋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也是南极科考的前沿阵地和后方物资的补给(中转)站。此外,由于海域开阔,靠近南极,且少有电磁干扰,该地还设有(欧洲)的卫星追踪站和南极观测站、机场。
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域的石油储量有多种说法,一说相当于北海油田(西欧海域,在英国本土以北)藏量的二、三倍乃至十倍;一说仅马岛与圣克鲁斯(阿根廷南部省份)之间的海底就可能有60亿桶石油(故有人称之为新的“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