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继位的必是嫡长子,而一旦其他人继位,必定是发生了血雨心魂的大事。
1626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败负伤而回。同年八月十一日从清河返回沈阳,因痈疽突发死于途中叆鸡堡。他平静地离去了,可留下的却是汗位继承带来的激烈的内部斗争。
他的长子褚英,在他死去之前,因遭到了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的联名控告,称其有血腥报复众人的罪名,被努尔哈赤囚禁两年后处死。
按理来说,老皇帝临死前就应该公布花落谁家,可努尔哈赤却在临死前也没有确定汗位的继承者。对此,《太祖高皇帝实录》上有这样的记载:上于国家政事,子孙遗训,平日皆预定告诫,临崩,不复言及。
但在他死去的前一个月,因为身体状况不好,制订了一个“八王共治”的办法。
如果按照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继承皇位的《汗谕》,新皇帝的产生应该由满洲八王共同商量确定。皇太极能够继位,并不是那么合理又容易。
但皇太极能够继位,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首先,他拥有庞大的后盾背景。
皇太极的母亲是叶赫孟古,当时有四个大的部落,而叶赫部落就是其中一个。这里还要提到努尔哈赤打江山的一个小细节,在努尔哈赤十三副装甲起兵后不久,有一次经过叶赫部,叶赫部的首领认为努尔哈赤年轻有为,来日一定有所成就,就许下承诺把小女儿孟古嫁给努尔哈赤。1588年,叶赫部履行承诺,将孟古嫁给了努尔哈赤,孟古就是后来清太宗皇太极的母亲。
有母亲家的后盾作为支撑,是他能够继位的一个原因。
其次,皇太极虽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但他将卒精锐,智勇双全,战功独多,“奢得众心”,当时的年龄又仅有35岁,可谓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据记载,努尔哈赤时期的主旗贝勒为:正黄、镶黄二旗的主旗贝勒是努尔哈赤;正红、镶红二旗的主旗贝勒是代善;正白旗的主旗贝勒是皇太极;镶白旗的主旗贝勒是杜度;正蓝旗的主旗贝勒是莽古尔泰;镶蓝旗的主旗贝勒是阿敏。
当时争夺汗位且有实力的有皇太极、还有二子代善。代善,虽为大贝勒且“能得众心”,但性情“宽柔”且缺乏“威暴桀骜之势”。在1620年,代善与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富察氏衮代有暧昧私情被揭发,同年九月又虐待其子岳托致使其逃亡明朝等,被努尔哈赤斥责“像你这种人如何有资格当一国之君”。种种事件让代善声名狼藉,失去了努尔哈赤对他的信任,也就失去了与皇太极抗衡的力量。
另有莽古尔泰,他本来势力和威望就不及代善,又性情鲁暴。他为了表明自己对努尔哈赤的忠心,将因“窃藏金帛”获罪的生母富察氏衮代杀死,影响恶劣。这样的人势必也是与汗位没有缘分的。
从实力来看,皇太极就是继承汗位的不二人选。事实也证明,皇太极的实力和威望就是非同一般。他靠征战多年,身兼两黄旗的主子,依靠强大的实力把其他人制得服服帖帖,做了八旗旗主。
当然,除了自身的实力以外,还要时机。就像那句话所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才能成就。
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即努尔哈赤死的当天晚上,代善的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两人决定推选汗位继承人。他们找到代善,与其商量,推荐皇太极继承汗位,代善赞同。第二天,在朝堂上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对此皇太极还做推辞,认为自己继位不符合秉承皇考之前的志愿,也不能符合上天的安排,会很难统治朝臣和百姓的。在众贝勒和朝臣的一再坚持下,皇太极才接受请求,愿意继位。
因此,皇太极能够顺利继位,代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代善能够退出继位,其实和他怕了皇太极有很多的关系。皇太极诸多暗含暴力的清除策略,让代善对他感到恐惧的同时,更是感到了可怕的严重后果,因为他的儿子岳托等人都已经被皇太极拉拢过去。因此,当他的儿子岳托等人推举皇太极继承汗位时,他立刻表示了赞同。
无论是何种继位,能够继位的都是能人,胜者王侯。
关于皇太极继位,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