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
历史是什么?它的真相又是什么?以至于我们常常思忖一系列细枝末节,却也导致本末倒置。一如当年项羽与虞姬乌江的对话,刘邦与吕雉的对话,事实上我们要做的是知其史,证其伪。
而关于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则版本众多。作为其后代,乾隆帝更是为了粉饰这段有些牵强附会的起义理由,特地为自己的太祖皇帝篡改,而后的《太祖高皇帝实录》也为自己的祖上意图洗白,正如努尔哈赤祖上就是明朝土司一般,历史的真实又怎么能够由一人就能够掩盖的呢?
1599年,努尔哈赤命人创制满文,1602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而这一系列的从文化、军事、政治之上的改革与完善也为自己起兵反抗大明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便建立后金。而此时也已经距离他和弟弟舒尔哈齐投靠姥爷王杲已经过去42年,距离他得知爷爷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被大明王王朝诱杀已经过去33年,实力逐渐壮大,而明朝则内忧外患,当然正确的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历史人物而言,这甚至是决定性的。
1618年,:"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历史上从来不乏起兵征讨,但凡起兵征讨总要有檄文。一如当年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都要为自己按上一个靖难,清君侧的名号使得看起来是民心所归。
努尔哈赤给出的则是七大恨。历陈明朝对自己部族的罪责,而乾隆帝则为其太祖书写了更加慷慨激昂的檄文,历数努尔哈赤从其爷爷、父亲被杀,到明朝越界,乃至明朝擅杀十人,帮助叶赫部,将其赶出祖地,九国征伐时不帮助,还反而帮助叶赫部。
也正是在这种种的罪责之下,我清太祖才被迫起兵,而我也是正义之师,所向披靡也便是顺其自然的。但是历史却是真实的。即便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以至于随便变更1-2个形容词,动词也使得意思陡然相反。但考真或许难,辨伪却很简单。
从其七大恨而言,第一条杀害其爷爷、父亲这一条无可厚非,大明王朝理亏,但至于说其他六条,一如明朝面对九国军队进攻建州女真部,选择袖手旁观,作为当时明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优待安置,供给赏赐”总不能厚此薄彼吧?更何况作为李成梁的忠实铁粉,建州女真所获最厚,从政治平衡角度,也不会去得罪9个部族保全你一个建筑女真部。
所谓的越界,作为明朝的属臣,土司,您也配?至于其与叶赫部的矛盾,也更是明朝的政策所致,只有互相掣肘才能够更好的维护边境地区的统治,又是何过之有呢?
至于其第四条,把东哥这位满洲第一美女嫁给蒙古人。且不说叶赫部与其为仇敌,东哥早年便直接拒绝了嫁给努尔哈赤,你想就可以嫁给你了吗?乾隆帝,且不说其他。虽然我们常常说历史乃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是即便是“诬蔑”也要讲基本法,如此“丧心病狂的篡改”显然留给我们的也只能是对其所谓的“胜利者自居”的嘲讽。
参考资料:《满文老档》、《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