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智囊冯云山
根据李秀成供词,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构想均由天朝文胆冯云山一手包办,而冯云山这位考不上秀才的书生,毫无治国理政经验,靠的只有一本《周礼》。
他在书斋苦读《周礼》,参考其中军事和民政制度,怀疑就是复制粘贴,为太平天国写出了二千多字的最高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天朝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两司马,管辖25户人,两司马负责监管这个基层单位的宗教、经济、军事生活,两司马以上则为呈金字塔式的各级官员,层层控制,把底层百姓置于其奴役之下。其中有些类似共产思想,以期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这种所谓的理想从来未曾实现过。本来,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都以《周礼》为基础,本土发展出来的两个宗教——道教和儒教,老子曾担任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受业于老子,他们的思想起源都是《周礼》。尤其是孔子,他的思想就是要把“周礼”发扬光大,作为帝国统治的工具,把社会分成壁垒森严的等级,各个等级的人都不能逾越他所在等级的“礼”,否则就是僭越,就是图谋不轨,要杀头的,因此儒教又叫礼教。冯云山的《天朝田亩制度》基于《周礼》,清朝社会推崇的儒家思想也是基于《周礼》,“太平天国”理想社会的构想与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也大同小异。那么,冯云山构想的“太平天国”与大清现行制度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太平天国”所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创立儒教,就摒弃了宗教的思想。孔子只是抓住“礼仪”这一核心作创范垂统的作用,维系帝国的秩序,孔子没有制造一个神出来让人崇拜,孔子从来是理性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天子只是作为垂范世人的“道德楷模”,后来孟子更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此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天子只是一个职位,皇帝只是一份工作,而且是辛苦的工作,三更眠五更起,长年睡眠不足。冯云山靠在广西紫金山区创立“拜上帝会”起家,靠不断讲述洪秀全是上帝次子的异梦骗无知群众入会起家,创业伊始就先天不足。而宗教团体发展成政治团体,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排位,不是论个人能力,更多是宗教理由,不信问问冯云山本人,他最清楚,自己劳苦功高,理应稳坐第二把交椅,结果被杨秀清和萧朝贵“天父天兄下凡”僭越,只能排第四,内心苦涩难以名状。因此它所建立的政权——“太平天国”,必须政教合一,以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南京城1853年的“太平天国”改造运动
太平军进入南京之前,“太平天国”只是一个虚幻的构想,洪秀全、杨秀清率领他们处于运作作战状态,宗教领袖的政治构想未来得及在地方上一一落实。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在南京城仪凤门外挖掘地道,往里面填塞装满火药的棺材,一声巨响,城墙崩垮数丈,失去理智的太平军攻入满城,见人就杀,整整屠杀了一日一夜,当时涌起的血雾遮天蔽日,哭嚎之声延绵十里,惨绝人寰——未算惨,太平军屠杀满城只是杀了两万多人,南京城几十万百姓关门闭户,他们的心都被一张杨秀清入城前所发的安民告示安抚:“士宜横经(读书),农须负耒,工人居其肆,商贾转其筹。自谕之后,尔等务宜安居故土,乐守常业,圣兵不犯秋毫,群黎无庸震慑。”待到1853年5月,太平天国颁布《待百姓条例》,那几十万不懂得反抗、逃离的老百姓就知道凄惨了,洪秀全、杨秀清完全撕毁了安民告示里的约定,要对南京城进行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改造。
一、财富改革:以天父名义收缴一切公私物质财富,“天下之田皆天王之田,天下之货皆天王之货”,“店铺买卖本利,皆系天父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父”。
二、行政改革:南京城所有百姓,全部登记造册,建立道德档案,男女分营,所有人员按照不同年龄、职业编入不同的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等级的供给制。
三、意识形态改造:焚毁一切儒家典籍,亦不准信仰真正的基督教、天主教,只能信仰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动用四百名工匠赶制天国自己的《圣经》。
戳破“太平天国”理想社会的神话
原来所谓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就是把所有的老百姓都奴役起来,供太平天国上层穷奢极侈:
一、以天父之名收缴南京城的一切公私财物,却不是平均分配。
老百姓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温饱,还要进行繁重的劳动,上层却是穷奢极侈,刚进南京城,太平天国的诸王百官就要寻找合适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府邸,虚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这些都是奴役南京城的百姓建造的。
如建造洪秀全的天王府就动用了约一万名工匠,六个月,将要完工的时候,一场大火烧成废墟,于是更多的工匠被召集起来。
二、统治者为南京城的所有百姓登记造册——通往奴役之路。
太平军一入南京城就进行人口普查,社会原子单位——家庭的所有人员都要登记造册,按照不同年龄、职业编入不同的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等级的供给制。
从保存至今的资料显示,只要拿起太平天国的一个家庭“家册”,就可以知道这个家庭来自何处,忠贞程度如何,何人在何营服役。
统治者为个人建立道德档案,根据忠诚信用积分决定你的社会分配,Bigdata遇上Bigbrother,大数据遇上老大哥,通往奴役之路!
三、意识形态改造,赶制天国自己的《圣经》——一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太平天国以宗教起家,它建立政权的第一件事当然是从意识形态上确立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入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杀其他宗教,并召集四百名工匠赶制自己的《圣经》。1853年12月,南京已是天京,洪秀全已经住进天王府,南京当地的文人学士被召集起来,为圣君统治的合法性歌功颂德:“天父上帝自造有天地以来,其间窃号流传,未尝不代(替)有其人……弑夺频仍,纷更不一,以至于今。”但洪秀全不会让二十四史重演了,他将以仁心终结朝代的更替,因为“天王亲承帝命,永掌山河,金田起义,用肇方刚之旅;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
太阳底下无新事,人类在历史上学得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学得任何教训。——黑格尔
正笑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1853年-1856年,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大大的好。太平军兵分三路拱卫天京:一路防卫南京城池;一路西征,沿长江西行,夺取那些曾经要绕过或是占领过又放弃掉的城市,并以重兵驻守;第三路则出师北伐,直捣黄龙,压迫京津。洪秀全稳坐天京天王府,外有死忠三重拱卫,内有文人歌功颂德,他个人似乎真的抵达了自己理想中的“天国”,也真的认为自己会“亲承帝命,永掌河山”。
不曾料到和谐繁荣只是表象,1856年就发生祸起萧墙的“天京事变”,整个天平天国形势急转直下,正是,正叹咸丰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