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起兵造反做皇帝,是因为他没有这个格局。
图:晚清重臣曾国藩
曾国藩,一个清廉的官员
古往今来,起兵造反者的最终目的,要么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要么享受皇权,享受荣华富贵;要么是为了国家,为了给天下的黎明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
据张宏杰在《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一书中考证指出:曾国藩在为官期间,每年的收入与支出都非常的微小。如果不是有他的学生每年奉供点好处给他这个老师,只怕曾国藩在官场上都无法应付日常的礼长往来。
作为一个大清的重臣,随便在哪里薅点羊毛,不至于被谁查出是贪污或者受贿。曾国藩之所以如此清贫,说明他的骨子里是清廉的。
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员,他的心底一定有个底线:不会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当然,他更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来造反。
那么,不为己,为了天下的百姓,手握重兵的晚清重臣,会起兵造反吗?
不,不会,绝对不会,因为曾国藩还没有达到那个思想境界。
图:大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虽然是个非常有远见,深谋远虑的大臣。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充斥着“君,天也”的思想。效忠朝廷,忠君报国,是他的精神底线。
湘军,是晚清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只不过,这支队伍不是大清政府官方的军队。湘军的创始人就是曾国藩,它最开始属于团练。
所谓团练,指的是古代地方的民兵制度,它作为地方的一种武装力量,只服从团练的首领,而不服从中央政府。
当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风起云涌时,腐朽不堪的大清政府惊慌失措地利用同样腐朽不堪的八旗等军队,来镇压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
于是,清政府不得不用重奖来激励团练,企图用各地的地主武装力量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在这个环境下,曾国藩的湘军产生了。
是的,曾国藩的湘军一开始就站在了老百姓的对立面。
1854年2月,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战斗檄文中,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他还说: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曾国藩更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大力鼓动广大的知识分子也参与到讨伐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他如是说:
“凡读书识字者,又无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如此费尽心机地来打压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希望用满清皇帝赐给他的高官厚禄来光宗耀祖,光耀门楣。
因此,一个视农民运动为“荼毒生灵”的官员,你说,他会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而起来造反吗?
不,当然不。
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湘军屠杀南京城
曾国藩在大清时代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但是,他有两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屠杀南京城就是其中之一。
1864年7月,太平军的天京沦陷。湘军从九江一直攻打到了南京,沿途基本上是三光政策,所过之处生灵涂炭。
进入天京以后,湘军对城中的百姓更是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士兵们挨家挨户地搜查,见到女人和财物就抢,见到活人就杀。
顿时,南京城里血流成河,尸体堵住了秦淮河,鲜血将秦淮河水染成了,红色。
不仅如此,湘军还一进城就放火,冲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大火在南京城足足烧了三天三夜。三天三夜啊,那是怎样的一段生死浩劫!
曾国藩有记日记的习惯。当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
“分段搜杀,3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
“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幕僚,他在《能静居日记》记载: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是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这一次的屠城,是南京城遭受的最大的创伤。据说,灾难过后,城中连一颗完整的树木都找不到。因为这一场屠杀,曾国藩获得了“曾剃头”的荣誉称号。
史书记载:太平天国运动高峰的时候,南京城人口将近100多万人,到光绪皇帝登基后,南京城的人口不到50万。
造成南京人口大锐减的罪魁凶手是谁呢?除了曾国藩,还有谁?
李鸿章说:南京如果要恢复到以往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也就是说,曾国藩的这场屠杀,导致南京城的经济人文等都倒退了100年!
倒退100年!谁能计算得出这100年中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荣死哀?
有人说,这一罪恶应该记在曾国荃的头上。曾国荃,其实是曾国藩的弟弟,当时曾国荃的权力仅次于他的哥哥曾国藩。
笑话,这么大的事情,没有曾国藩的下令或者允许,谁敢这么做?
就算曾国藩事先真不知情,后来你的队伍把南京古城屠得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哭声震动四野,你曾国藩事后又做了些什么呢?
沉默,只能说明曾国藩默认这种屠戮行为。
一个放纵手下对百姓烧杀略抢的官员,会为了天下百姓的美好生活而起兵造反吗?
不,不会,绝对不会!
图:杀戮
天津教案中的曾国藩
除了屠杀南京城这件事外,天津教案也是曾国藩影响极坏的一次事件。
1870年6月21日,天津数千名群众在法国天主教堂前面聚会,控诉天主教堂以育婴堂为幌子拐骗人口、虐杀婴儿。
在极端的民愤中,群众先杀死了法国驻天津领事及其秘书,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等。并且,愤怒的群众还焚毁了法国领事馆、1座天主堂,和4座基督教堂。
奉命处理这次天津教案的正是上任2年的直隶总督曾国藩。曾国藩“不问情罪之一当否”,他破天荒地站到了英法的一方,不仅处死了为首杀人的8个人,又充军流放了25人,包括天津知府张光藻和知县刘杰。另外,还赔偿了外国人46万两银子,并派崇厚派使团亲自去法国道歉……
之后,曾国藩还特意发布了《谕天津士民》的告示。告示中对天津人民多方的指责,劝其勿再起事端。随后,曾国藩又释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等等。
消息一出,全国舆论大哗,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甚至京师湖广会馆都将曾国藩匾落拔除并烧毁!可见,曾国藩这样处理事情有多伤民众的心!
不管清政府在对抗洋人的态度上是如何的软弱无能,至少我们没有看到曾国藩作为一名大清的政府官员在处理问题时,并没有站在老百姓的这边。
出卖国家利益,指责天津人民,就是他最基本的态度。这样的政府官员,他会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起兵造反吗?
不,不会,绝对不会。
图:教堂外
曾国藩如果起兵,有可能成功吗?
当湘军攻破南京后,有许多湘军的将帅有意拥立曾国藩在东南一带称帝,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试探曾国藩,都被曾国藩一 一拒绝。
曾国藩一生谨小慎微,做事却非常理性。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手下虽有30万兵力,但是他自己能调动的大约只有10万。且湘军的名声越来越不好,其作风也备受争议。
李鸿章虽说是他亲手扶持的,能否站在他这边,很难说。左宗棠,是为大清效力的。他的存在,对曾国藩是很大的制约。
如果真的自己造反,这是一步险棋,成则为王败者为寇。为寇,还要被灭九族。曾国藩,不敢。
除非。
除非,曾国藩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他能站在国家的角度,并说服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和他一起推翻大清政府,提前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提前引爆五四爱国运动。
显然,曾国藩做不到。
图:大清的官员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中国近代史上,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为了天下的百姓,舍生忘死,鞠躬尽瘁!
曾国藩,还没有达到这种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