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几个著名的盛世,其中以康乾盛世持续时间最长。何为盛世呢?大致要符合国家一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这三个主要的标准。尤其是国家财政状况更能反映一个王朝的盛衰。这里就以康熙朝到道光朝的国库存银情况,来了解清代由盛转衰的过程。
清入关后,顺治一朝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全国统一的战争,到了顺治晚年基本上消灭了前明王朝和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不过,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基本没有存银。
康熙初年,全国统一战争基本结束,财政状况也得以缓解,到了康熙六年的时候国库有了249万两的库存,这是清代户部银库最初的家底和起点。
从康熙六年到十二年,国库存银一年一个台阶,迅速攀升到2136万两。然而大好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三藩之乱爆发后军费浩繁,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当又都赔了进去。康熙帝不得已首开捐纳之弊政,尽管如此也仅仅是勉强够开销。
三藩之乱后,朝廷又平定台湾,但财政略有好转,康熙二十五年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了2605万两。此后的十年间,国库存银节节攀升,先后突破3000万、4000万大关,到了康熙五十八年达到了4737万两的高峰。
雍正朝的国库存银
康熙皇帝执政风格较为宽容,加上晚年由于皇子争储,国家政务略有废弛。雍正继位后行严苛之政风,大力整顿吏治,推行新政。随着清查亏空、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等措施的不断推进,国家的财政状况为之一新。
雍正在位的前八年,国库存银年年盈余,从康熙末年的两千多万迅速升至6218万两。但是此后对西北用兵不断,存银数量又急速下滑。雍正十三年,国库存银数字降为新低为3453两。
都说乾隆是盛世天子,他所处的时代是大清最为鼎盛之时。然而乾隆在位的前二十年,国库存银数量普遍不高,始终维持在3000万两的水平,有的年份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从乾隆二十一年开始,国库存银升至4000万两以上,但是也不稳定,这是因为对准噶尔和回疆用兵之故。二十九年以后,国家总体稳定,银库存银开始迅速增加,二十九年达到5427万两,三十年达到6034万两,三十三年为7182万两,三十七年为7800万两。
此后二年由于受到第二次金川之役的影响,存银数量有所下降,但最低时也有6496万两。乾隆四十二年,数字又升至8182万两,达到清代国库存银的最高值,为全国财政收入的两倍。此后的十余年间,存银仍维持在7000万两左右,到了六十年退位之时,数字为6939万两。
康、雍、乾三朝是大清盛世,税收充裕,收支常有节余,是以银库存银不断增加,最多时可以供应国家8年之需,最低时也够2年支出。需要注意的是,这三朝并非是平静无事,大的战役多达十余次,小的战役数十百计。加上黄河、长江不断泛滥,以及普免天下钱粮等,花费十分巨大。只不过,这一时期国家整体比较富裕,财政资源基础雄厚,基本上不用国库来弥补亏空。
这两朝是由盛转衰的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天灾人祸不断,正常的税收已经无法保证,而意外的开支却在不断增加,所以导致财政拮据,国库日渐空虚。
嘉庆继位当年,就爆发了遍及数省的白莲教起义,持续时间长达九年。尽管嘉庆最终镇压了起义,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朝廷消耗的军费超过亿两,使得乾隆朝留下的存银几乎为之一空。嘉庆九年起义平定之时,国库存银仅为1946万两。
嘉庆一朝国家财政已经大不如初,自九年以后基本都维持在2000万两左右,直到嘉庆二十五年,才重新跨过3000万两大关。
道光皇帝一生抠抠索索,以节俭著称于世,可事实上道光并没有给咸丰省下一两半两银子,由于户部银库长期管理不善,出现了监守自盗的笑话,上千万两银子被官吏私吞,这笔烂账最终也没有追回来。
道光帝去世的前二个月,户部报告国库存银实数仅有187万两。仅仅一个多月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刚刚继位的咸丰帝接手的,不过是一个没落的王朝和一个空壳的国库。
从康熙朝到道光朝的国库存银来看,大致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即存银数量是王朝盛衰的一个风向标,只要国库里有银子,国家就不会乱。咸丰帝正是由于没钱,才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地方督抚尾大不掉,从而走向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