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圈 热点 中国最有血性的太监,当着慈禧的面骂她误国殃民,被慈禧下旨处死

中国最有血性的太监,当着慈禧的面骂她误国殃民,被慈禧下旨处死

在中国历史上,太监是非常特殊的群体,又叫做“宦官”,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太监最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存在,对历朝历代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在后世的印象中,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大多是扰乱朝政、作恶多端的历史罪人,例如秦朝赵高、明朝刘瑾、清朝安德海等等,但历史上也不乏留名青史的“贤宦”,比如唐朝高力士就是其中代表,小编今天要介绍的人物,他绝对是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最有血性的太监,他就是清末的寇连材,这个名字可能很多读者听都没听过,但每个读者读过他的故事后,无一不对他肃然起敬。

寇连材,1868年(同治七年)在北京城出生,他年少时就性格刚烈,富有正义感,但是由于家里实在穷苦,父亲又过早去世,他迫不得已托关系“净身”后进了皇宫当太监,这一年是公元1891年(光绪十七年)。

寇连材进宫后,由于聪明能干,得到赏识,被安排去伺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和信任他。

那时候,光绪皇帝虽然登基已久,但形同傀儡,处处受慈禧太后控制,与堂兄弟同治皇帝同病相怜,慈禧太后为了监视光绪皇帝,派了心腹太监寇连材去伺候他,便于随时禀报,但慈禧太后并不知道,从小性格刚烈的寇连材慢慢看清了慈禧太后的丑恶,对光绪皇帝的遭遇非常同情,他萌生要为光绪皇帝夺回权力的想法。

寇连材对于慈禧太后穷奢极欲、卖国求荣等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他心里对慈禧太后非常不满,尽管如此,他只是一个小太监,不可能做出什么宫廷政变等的大事来,他可以做的,是在慈禧太后身边“劝谏”,还有为光绪皇帝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过他的劝谏,换来的是慈禧太后的训斥和杖打。

公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次年清军惨败,慈禧太后屈辱求和,派人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寇连材得知后,万分焦急,他认为不能再幻想慈禧太后会变成好人,他怀着救国家和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感,决定冒死进谏。

公元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2月10日的清晨,寇连材跪在慈禧太后的床前哭泣,慈禧太后问他哭什么丧,他说:“国家已经水深火热,太后应该为江山社稷着想,不应再贪图享乐,误国乱政!”,慈禧太后以为他受了什么刺激疯了,痛骂他一顿,赶了他出去。

当天,寇连材就请了几天假,出宫回家,和他的亲人朋友诀别,同年2月15日,寇连材求见慈禧太后,把这几天写好的奏折呈给她,奏折共有好几条内容,包括:

请太后不要干政,还政皇上;

请太后不要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

请太后关心百姓疾苦;

请太后不要卖国求荣,即使赔款也不要割地;

请太后重用忠臣良将,远离奸臣小人;等等……

寇连材的奏折,每字每句都饱含血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这些话,是当时的正直大臣都不敢说的,寇连材当时已经抱着一死的决心。

慈禧太后看过奏折后,非常愤怒,把寇连材抓起来审问,她开始还不相信是寇连材自己写的,以为是有人指使他,但寇连材坚决说是自己写的,与任何人无关,他说他不想大清的江山,以及国家和民族都毁在一个卖国求荣的女人手上,慈禧太后愤怒到极点,她想不到一个小太监敢这样教训自己,马上下旨把寇连材处斩。

2月17日,寇连材被押去北京城刑场,临刑前,他面无惧色,向远方跪拜父母和天地,最后说了一句:“如此足千古矣!”(意思大概是“我这样做足够名垂千古了!”)

说完这句话,刽子手手起刀落,寇连材身首异处,年仅28岁……

寇连材本是一个小小的太监,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冒死进谏慈禧太后,与腐败无能的晚清统治者作抗争,最后牺牲自己的性命,他的故事令当时的世人以及后世都对他肃然起敬,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太监。

为读者介绍历史的人与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的人与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什么,奏折,国家,寇连材,慈禧,历史,血性,中国,光绪,公元,观点评论

今日话题圈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奏折,国家,寇连材,慈禧,历史,血性,中国,光绪,公元,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奏折,国家,寇连材,慈禧,历史,血性,中国,光绪,公元,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