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两个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可谓生命力顽强,自从春秋时被创造出来,一直使用到清朝乃至民国前期。不过这两个字在清以前是不温不火的,只代表主人对下属的一种称谓,而到了清朝,“奴才”开始大火起来,几乎紫禁城的文武百官都是自称奴才,俨然全国上下皆奴才!
这在很多清宫剧中都能得到验证,面见皇上的人,张口闭口就一个奴才怎么怎么样,奴才如何如何的。然而不知各位看官发现一个问题没有:那就是为什么在同一部电视剧中,官阶相同的两个臣子,一个自称臣,而另一个自称奴才呢?
这个现象在《宰相刘罗锅》里面最是明显,和珅在皇上面前一直是称奴才的,而刘墉则说的都是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中间还真的有讲究!这还要从清朝的民众思想禁锢统治说起。
明朝时期,奴才二字都还是比较沉寂的,清朝初期沿用了明朝的称谓,仍叫“长臣”或“内臣”。但随着满清统治者集权政策的深入,开始对被统治阶级的服装和发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如此一来,满人的优越感就出来了。
康熙朝时,只有皇宫内的太监和宫女自称奴才,目的有二,一来降低身份可以拉近与主子的关系,自我贬低是讨好主人的一种有效方式;二来太监和宫女本就身份卑微,没有地位,自称为“奴”也是无可厚非。
但到了雍正朝,这一风气开始大肆流行。“奴才”从太监宫女的口中跑到了一些家臣的嘴里,以显示自己与主人更加亲密的关系。奴,即愿意做你的小奴隶,供你一生驱使,这是多么大的忠心啊!
这种自贬行为迅速得到了各府主人以及皇上的认可,于是王公大臣以及后宫佳丽都开始用“奴才”或“奴婢”自称了。至此,这两个字便成为了邀宠的专用词。
既然奴才如此火爆,那么为何只有满臣才能用以自称,而汉臣则没有资格呢?看起来汉臣仿佛更有气节一些,实际上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这是因为啊,清朝是满族统治,满臣自然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们对皇帝称“奴才”是为了表忠心,相当于一种特殊恩宠,能自称奴才的都是大清自家人!
而汉臣不是不自称,是不允许自称,毕竟皇室对等级制度还是很看重的。据说乾隆还曾为此发了大脾气,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满一汉两位大臣共上奏折,因为满臣在前,于是称谓便成了“奴才某某、某某”,后面的汉臣也无意冠上了奴才的称谓,这让乾隆大为恼火,于是下令以后满汉臣子同上奏章,都称臣!
这件事虽已真假难辨了,但既然能流传下来这样的故事,从侧面也能说明,清朝对“奴才”和“臣”的重视程度。不过知道原因后的小解却感到非常尴尬,这本就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奴化手段,却被被奴化对象当做了荣幸,从而流传甚广。不知各位看官,尴尬否?
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