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不少西洋文化开始涌入我国,小到吃穿用品,大到房屋建筑,都受到了西洋文化的熏陶,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下令建了一座长寿宫,后来到了清朝时期更名为延禧宫,根据记载,康熙时期,惠妃那拉氏曾在这里居住过,后乾隆时期的婉贵妃也曾在这居住过,她是陈氏陈延璋之女,并不是令妃。
而事实上,令妃也从未在延禧宫居住过,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突发大火,共烧毁了正殿及后殿等25间殿宇,此后就一直荒置,再无人居住,溥仪上位后,端康太妃主持重新修建延禧宫,并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西洋建筑,水殿,虽然最终这座水殿并没有修建完成,但是这也故宫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西洋建筑,后被称为“水晶宫”。
另外在1910年时,隆裕太后曾下令将延禧宫通电取暖,并安置了电风扇以及点灯等西洋物件,纵观故宫中的其他殿宇,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而延禧宫是古代皇宫建筑中,唯一一座西洋化的代表,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曾经的古建筑也被高楼大厦取代,如今北京尚存的四合院也屈指可数,不少具有标志性的古代建筑也在民国时期被拆除重建,因此,大部分历史遗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消失了。
2003年,一座清朝老宅在美国碧波地博物馆亮相,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来经过询问才得知,这栋建筑并不是仿建,而是一位美国女子花了1.25亿从我国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小县城里购买的,一座清朝嘉庆年间,徽州建筑,距今已经200多年历史,后来经过拆卸组装,用时8年才恢复原貌,并用以展览,
而根据记载,在1800年至1825年时,一位黄姓富商曾在安徽省休宁县黄村修建了一栋“荫余堂”,这座建筑占地4500平方米,是一栋峡谷层楼,内含大大小小16间卧室,中堂,天井,鱼池等建筑,具有典型的徽州民宅特色,传说,商人害怕财源流失,所以喜欢在自家宅院里建造天井,每当下雨时,雨水就会顺着屋脊流向天井中,这样就有了一种财不外流的说法,所以很多富商在修建宅院是,都会在自家院落里加上天井。
另外,徽州建筑讲究工艺,尤其是有钱人家里,还会修筑假山,鱼池,小型的园林景观等,而在大堂的门柱和门框等建筑上,也会使用上木雕来装饰,所以看起来非常精美,1996年,黄氏子孙大多外迁,所以导致祖宅空置,面临拆除的情况,当时在中国艺术部任职的白玲安得知后,经过交涉,以1.25亿买下了这栋建筑。
1997年,白玲安派人将荫余堂拆成2700块木剑,8500块瓦砖,装了19个货柜,运往美国,在经历了8年的扩建和恢复工程后,2003年,这座荫余堂在美国博物馆与大家见面,如今这座清朝老宅依然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旅游景点,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都想一睹百年前中国建筑的风采。
对此,不少中国网友也展开了热议,有人认为,作为中国的古代建筑,却出现在了美国博物馆,这看起来似乎有点讽刺,因为相比之下,我国的古典建筑正在一点点减少,国人对于古典建筑的保护意识也很薄弱,所以才会让我国的文化传承“流落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