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关内的皇陵有东陵和西陵,自顺治帝孝陵营建后,康熙帝便在东陵设置了管理陵寝事务的机构,并派驻八旗兵丁驻守。这些守卫皇陵的人,都出自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他们后来都成了世袭的守陵人。
大清时期的黄振之
黄振之的祖辈世居河北遵化,在清东陵生活了200余年,他的家族原先是汉军正黄旗,同治时期被抬入满洲正黄旗。黄振之出生在东陵的裕大村,幼年丧父的他在私塾读书十分刻苦,为人老实厚道,和蔼可亲。
18岁那年,黄振之在清东陵“科房”学习,光绪二十八年,20岁的黄振之担任了乾隆裕陵的内务府笔帖式,这个差使专管陵寝祭祀时的文案工作,负责书写祭祀时“祝版”上的文字。
到了宣统二年五月,恰值咸丰定陵招聘主事。按清代陵寝管理的规制,每座陵的郎中是最高主官,员外郎是副官,主事则是协理郎中、员外郎的事务官,是个比较有实权的职务。
民国时期的黄振之
1920年9月,黄振之由定陵主事升为孝东陵的员外郎,孝东陵在孝陵的东侧,里面葬着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以及随葬的17位格格、4位福晋、7位妃子,总共29人,他们都是顺治皇帝的妻妾。
当时东陵的守陵人,习惯称呼郎中、员外郎、主事为“老爷”。加上黄振之的满洲名字叫“重兴”,所以守陵人都称他为“重老爷”。
不过,黄振之从来不在守陵人面前摆老爷的架子,不管年长年幼,不分穷家富户,他一律平等看待,很体恤陵户们的疾苦。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盘踞在紫禁城里的溥仪驱逐出宫。溥仪逃往天津,住在日租界内的张园,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逃亡的皇帝自身难保,哪里有心思照管为他看守祖陵的陵户呢。东陵的守陵人因此断了禄米,停了俸银,生活穷困潦倒,无依无靠,处于艰难困苦之中。
黄振之所谓的“员外郎”早已是名存实亡。1925年,黄振之被推选为裕大村村长。这时,直系、奉系军阀陆续开进东陵,将兴隆山、黄花山外围的大海树砍光,又进入陵区,将成千上万棵苍松翠柏伐尽。这些兵丁又窜入各陵院内,将门窗、隔扇等木料拆卸下来,全当柴火烧了,此外,他们时常进村骚扰百姓。
1928年,东陵被盗后,由于时局动荡,兵匪横行,民不聊生。文物古迹更无人管理了。国民政府只停留在口头上保护文物,实际上,清东陵每日每时都存在遭破坏的风险。
陵户们不忍陵区日趋残败,积极向河北省政府提出申请,要加强陵区的保护工作,于是在马兰峪成立了一个清东陵保管委员会,由满族官员宝铭任委员长。黄振之担任交际办事员。
但是以黄振之为首的东陵管理人员,反对日本人进驻东陵,说:“守陵、祭祀是我们自己的责任,用不着外国人参加。”并表示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1940年,日本侵华变本加厉,东陵办事处被日本人强行接管,黄振之毅然决定弃官为民,开始了回村务农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的黄振之
解放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黄振之被定为富户成分,由于1934年为护陵去东北长春与宝锡接触之事,而被定为与日伪有联系,列为“特嫌”,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1957年1月河北省召开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黄振之被推荐确定为河北省政协委员,不久又被选为河北省人大代表。后来黄振之被河北省聘请为文史馆员。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使黄振之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黄振之一生最难忘的幸福时刻是1957年10月,他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爱新觉罗·载涛任团长,黄振之为副团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了参观团的全体同志,还共同合影纪念。
在10月1日国庆8周年的典礼上,黄振之登上了天安门前的观礼台,又随同参观团游览了祖国大江南北,参观了人民解放军空军、坦克部队的演习。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黄振之也被卷入这股恶浪中,1970年,黄振之离开了人世。随着黄振之的去世,大清最后一代守陵人也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只有黄振之留下的《清东陵浅说》,尚能见证他这一段传奇的人生。